[实用新型]可调阻尼和软硬的摩托车前减震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1243.4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81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龙;陆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振龙减震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14 | 分类号: | F16F9/14;F16F9/44;F16F9/5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5600江苏省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阻尼 软硬 摩托 车前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调整阻尼和软硬的摩托车前减震器。
背景技术
普通摩托车前减震器的阻尼和弹簧预压力在设计之初就已经确定,阻尼力是通过阻尼孔的大小决定的,减震器的软硬是弹簧本身刚度决定的,通过试验确定阻尼特性和弹簧刚度,阻尼特性和弹簧刚度直接影响到舒适性,由于阻尼孔、弹簧刚度、长度等已经固定不变,它的阻尼特性和弹簧刚度、弹簧预压力也就确定,由于车型不同,乘客不同,很难满足不同车型和不同客户的要求,因此,原有减震器的适应性很差,另外现有技术可以分别进行阻尼力和弹簧预压力调节,而且基本运用到越野车等车型,普通骑士车没有运用。将两者结合同时对阻尼力和弹簧预压力调节的装置还未见报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时可以对摩托车前减震器的阻尼和软硬进行调节的装置。它能方便的进行调节阻尼力和弹簧预压力,以便使减震器的适应性更强,更符合不同客户的要求。
一种可调阻尼和软硬的摩托车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该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调节螺杆1、螺母2、顶杆3、空心活塞杆4、O型圈5、阀门芯弹簧6、缓冲弹簧7、空心螺钉8、活塞组件9、阀片10、弹簧片11、活塞座12、主弹簧13、柄杆17、浮动活塞18、O型圈19、调节螺钉20、闷头螺栓21,密封圈23、挡圈22和孔用挡圈24;
调节螺杆1顶住顶杆3,顶杆3置于空心活塞杆4内孔,O型圈5和阀门芯弹簧6套于顶杆3上,顶杆3锥面正对空心螺钉8的锥孔面,空心活塞杆4的阻尼小孔位于空心螺钉8和顶杆3之间,缓冲弹簧7穿在空心活塞杆4上;主弹簧13顶在浮动活塞18上,O型圈19套于浮动活塞18上,浮动活塞18的另一端顶在调节螺钉20上,主弹簧13、浮动活塞18、O型圈19、调节螺钉20均置于柄杆17内孔中。
上述闷头螺栓21旋于柄杆17螺纹孔,调节螺钉20旋于闷头螺栓21螺纹孔。
上述阀片10、弹簧片11和活塞座12装于活塞组件9内侧,用空心螺钉8拧入空心活塞杆4头部,密封圈23和挡圈22压装在柄杆17内,孔用挡圈24挡住密封圈23。
上述调节螺杆1旋于空心活塞杆4螺纹孔中,并且螺母2旋于空心活塞杆4外。
顶杆3锥面与空心螺钉8的锥孔面匹配,完全接触即为锁定。
浮动活塞18置于柄杆17内孔中,通过调节螺钉20进行调节位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震器油被O型圈5、O型圈19,密封圈23密封在柄杆17中,可防止漏油出现,并且减震器油的使用量可以比常规减震器减少60%以上。
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1、阻尼力调整:通过拧调节螺杆1,使顶杆3和空心螺钉8之间的阻尼小孔距离发生变化,使从A腔25通过空心螺钉8、空心活塞杆4的小孔流入B腔26中的油液流量发生变化,顶杆3锥面与空心螺钉8锥孔面之间的距离增大,阻尼力变小;顶杆3锥面与空心螺钉8锥孔面之间的距离减小,阻尼力变大,从而使复原阻尼力(减震器回弹时候的阻尼力)变大;
也就是说调节螺杆1拧入,顶杆3锥面与空心螺钉8锥孔面之间的距离变小,复原阻尼力变大,调节螺杆1拧出,顶杆3锥面在阀门芯弹簧6作用下与空心螺钉8锥孔面之间的距离变大,复原阻尼力变小,复原阻尼力可以从50N调整到很大(当理论上是无穷大,顶杆3锥面与空心螺钉8的锥孔面锥孔面完全接触时,即为锁定)
2、减震器软硬的调整:通过拧调节螺钉20,使浮动活塞18发生移动,使主弹簧13和缓冲弹簧7的预压发生变化,浮动活塞18左移(或下移),主弹簧13和缓冲弹簧7预压增大,减震器手感会硬,浮动活塞18右移(或上移),主弹簧13和缓冲弹簧7预压减少,减震器手感会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作为摩托车的前减震器使用,通过调节流经活塞的液压油的流量来调节复原阻尼力,通过调整弹簧初始的压力来调整减震器的软硬。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根据道路、载重等进行调节,使人感到更舒适,使用方便、安全、省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I。
图3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I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振龙减震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振龙减震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12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炉
- 下一篇:大功率可拆卸式有芯感应电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