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履带行走系统的张紧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6418.2 | 申请日: | 200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41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盛龙;段旭东;王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30 | 分类号: | B62D55/30;B62D55/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5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 行走 系统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张紧缓冲机构,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履带式小型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上的履带行走系统的履带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履带式行走机构牵引附着性好,接地比压小,在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上应用广泛。履带式行走机构其结构一般在行走架上设有驱动轮和多个支重轮,履带环绕在驱动轮和多个支重轮上,因此履带式行走机构就有一个履带张紧及缓冲的问题,一般都在履带行走机构中装有履带张紧缓冲装置,保证履带有合适张紧力,使履带不会出现带跳振或脱带现象,使车辆在行使中遇到障碍时有缓冲作用,减少冲击,保护车辆和履带。
目前,履带行走系统的张紧缓冲装置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多数履带式滑移转向装载机等小型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的履带行走机构采用高置驱动轮的结构形式,这种行走机构的张紧装置通常是通过前引导轮在弹簧的作用下,直接把履带张紧的,这种方式简单易行,但机器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行驶过程中越过石块等障碍物时,前引导轮受到障碍物的冲击而克服弹簧的作用力后移,弹簧虽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但此时由于前引导轮后移,使履带与驱动轮、前引导轮和后引导轮的包角变小,这样,预紧状态下的履带突然变松,此时履带会比较容易发生跳齿、脱带现象。特别对于小型履带式车辆,由于小型履带式车辆大多采用橡胶履带,且由于履带节数较少,跳齿、脱带的现象会更严重。
二是在一些小型履带式车辆的履带行走机构采用驱动轮直接接触地面,驱动轮在起着主动力作用的同时起着后支重轮的作用,这是目前几乎所有的履带式挖掘机都使用的行走机构形式。由于驱动轮直接在地面上滚动,容易受泥、沙、石头的磨损,同时受到地面传来的冲击比较大,而且由于台车架容易变形,从而影响履带的啮合。另外,这种行走机构的张紧装置通常也是通过前引导轮在弹簧或液压油缸的作用下,直接把履带张紧的,因此,也比较容易出现跳齿、脱带的现象。而一般对内外滑动导杆的加工要求都比较高,加工工艺复杂,对加工设备的要求比较高,制造难度也比较大,质量控制比较难,同时成本也比较高。
为了解决履带张紧的问题,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履带行走机构的张紧问题,该文献的专利号为“ZL200720064813.2”,名称为“履带式行走机构的张紧装置”,该装置包括行走架、第一支承轮、第二支承轮,所述行走架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组成铰链四杆机构,所述第一支承轮安装于所述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铰点上,所述第二支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铰点上,长度调节杆一端与所述行走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铰接。该结构的履带张紧装置,能实现较大的收缩范围,有利于履带的安装与拆卸,但张紧效果较差,容易出现跳齿、脱带的现象,且不具有缓冲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应用于履带式滑移转向装载机等小型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上的履带行走系统的张紧缓冲装置,该装置不仅能有效防止履带出现带跳振或脱带,而且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成本低廉、便于安装及拆卸。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履带行走系统的张紧缓冲装置,包括行走架、引导轮架、连杆、缓冲装置、引导轮、张紧轮,其中,所述引导轮架、连杆通过固定销构成固定三角机构,所述引导轮架的一端与所述行走架的前端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引导轮及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装置的一端及张紧轮活动连接,所述缓冲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行走架活动连接。
上述履带行走系统的张紧缓冲装置,其中,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滑块导杆装置,弹簧,所述滑块导杆装置包括与连杆相连的滑块、与行走架相连的导杆,所述滑块与所述导杆相配合;所述弹簧套在所述导杆的外周,所述弹簧一端抵靠在所述滑块的外侧,另一端抵在所述导杆的底面上。
上述履带行走系统的张紧缓冲装置,其中,所述导杆为可调式导杆,包括导杆体、套筒,所述导杆体的一端所述套筒通过螺纹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行走架的上侧;所述套筒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滑块并与所述滑块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64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胶着色剂的物理性能检测方法
- 下一篇:实时水位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