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7524.4 | 申请日: | 200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5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3/717;H01R13/40;H01R4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及其 组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发光件的电连接器,尤其涉及该电连接器的发光件的结构及该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公告第US7083468号揭示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发光件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底面及连接于底面的前端面,所述前端面向后凹设有收容发光件的收容槽,所述底面则凹设有连通至所述收容槽的一对狭槽,所述狭槽之间形成一舌板。所述发光件设有发光体(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及连接于发光体一端的导电针脚,所述导电针脚设有垂直弯折的焊接部。所述发光体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导电针脚收容于狭槽内,焊接部则延伸出底面用于连接至外部装置或外部电路板。此时,发光件通过遮蔽壳体前后定位在绝缘体内。另,业界亦会采用在舌板的前端设置卡勾的方式将发光件前后定位在绝缘本体内。现有技术所采用之结构的共同点是发光件导电针脚后端均需进行弯折。而导电针脚在进行弯折时则会对发光体即LED内部产生应力损伤,尤其当连接器要求折弯点距离LED较近时,损伤会更严重,从而导致导电针脚弯折时与LED的连接松动,从而不能正常工作。再者,如果发光件导电针脚有一定的偏差,则会造成连接器插板困难。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发光体与导电针脚连接处松动,导电针脚正位度比较好的电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发光件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的发光件的发光体与导电针脚能够稳定连接,且发光件连接至客户板时正位度比较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其用于安装至一外部电路板上,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发光件,所述发光件设有发光体及连接于发光体一端的若干导电针脚,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导电端子,所述导电针脚通过导电端子电性连接于至所述外部电路板。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发光件焊接至外部电路板的部分分体设计,即将传统发光件导电针脚焊接至外部电路板的部分单独设计,再通过导电针脚与该单独部分的电性连接达到与传统发光件相同的目的。本发明发光模组的设计,避免了传统发光件导电针脚弯折时与发光体连接松动,从而不能够指示电连接器连接至外部电路板的状态;另,避免了发光件装入绝缘本体时引起发光体与导电针脚的脚位不规则即导电针脚正位度不好而引起装配混乱的问题,组装方便。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装配简单,产品稳定性好。
一种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一绝缘本体,该电连接器用于安装至一外部电路板;
2)提供若干第二发光件,该第二发光件设有一发光体及连接于发光体一端的若干导电针脚;
3)提供若干导电端子,各导电端子设有安装到绝缘本体的安装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的第一、第二端子脚,所述第一、第二端子脚的尾端连接于一料带,且安装部与第一、第二端子脚之间形成一开口;
4)将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端子脚垂直弯折形成水平脚,第二端子脚形成一焊接脚,并将所述导电端子压入绝缘本体;
5)将所述第二发光件装入绝缘本体,此时,所述导电针脚穿过导电端子的开口套在导电端子上,所述水平脚与导电针脚电性连接,焊接脚焊接至所述外部电路板。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电连接器100装配简单,产品之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组装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4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组装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6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发光件及导电端子装入绝缘本体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为符合本发明的一种电连接器100,该电连接器100用于安装于一外部电路板(未图示)上并用于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配合连接。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安装于绝缘本体1上的若干端子模组3、导光件5、发光件7及导电端子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75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