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直接数字合成技术实现频率微调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73340.0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1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吕明毅;杨耀庭;王志勇;甘洪文;刘全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D7/00 | 分类号: | H03D7/00;H03L7/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直接 数字 合成 技术 实现 频率 微调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普勒效应中的频率微调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直接数字合成 技术(DDS,Digital Direct Synthesis)实现频率微调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和广播电视等领域中,信源与通信终端之间常常存在一定的相对 运动速度,此时由于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是波源和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观 察者接受到波的频率与波源发出的频率并不相同的现象),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 号频率与信源发出的信号频率存在一定偏差(称为多普勒频偏);相对运动速度 越大,传输信号的频率越高,多普勒频偏越大。如相对运动速度为300km/h、信 号频率为945MHz时,多普勒频偏最大约262Hz。信号的频偏越大,通信的误码 率越大,对通信质量的影响越大,如语音和图像不清晰等。此时就需要在通信终 端处检测频率偏移并相应微调信号频率。
目前,在已知频率偏移量的前提下,常采用数字方式对信号频率进行微调: 首先对模拟信号AD采样得到数字信号,然后进行数字下变频,经数字滤波等处 理后,再进行数字上变频,最后通过DA转化得到模拟信号,其中使数字下变频 和数字上变频的参考信号频率不同从而达到频率微调的目的。另外,由于目前成 熟的AD及DA应用技术还不能直接处理较高频率的信号,或者出于降低成本的考 虑,对于较高频率的传输信号,通常还需要用模拟方式将信号先下变频至中频, 待频率调整完后再用模拟方式上变频回到原有频率范围。数字实现方式的准确度 高,频率调整的步进小,可达0.1Hz级,但缺点是实现电路复杂且成本较高。
采用常规模拟方式实现频率调整,即不对待处理信号进行AD与DA变化,只 包括下变频、中频滤波处理等与上变频三个部分,其中下变频与上变频的本振信 号由两个不同的本振电路提供,两个本振电路共用一个外部参考源。若本振电路 使用锁相环合成(PLL,Phase Locked Loop)技术,由于需综合考虑锁定时间、 相位噪声和杂散等指标,PLL本振的频率步进最小在10kHz级,故频率调整的步 进最小也是10kHz级;若本振电路使用DDS技术,那么频率调整步进最小可达 0.1Hz级,但由于DDS技术局限和成本要求,目前DDS技术的本振输出信号频率 一般不大于200MHz,不能将传输信号的频率搬移到中频,且频谱上混频产生的 杂散信号离有用信号很近,容易对正常的通信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相对简单、成本较低的模拟方式实现频率调整的方法和 装置还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直接数 字合成技术实现频率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采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模拟方式,利用DDS技术,不用对传输信号进行 AD和DA变化,实现最小步进为0.1Hz的频率调整。
具体地说,本发明采用四级混频方式,包括两级下混频和两级上混频,其中 一对下混频和上混频共用一个PLL高本振信号,用于待调信号在高频与中频之间 相互倒换,另一对下混频和上混频分别使用两个频率不同的DDS中频本振信号, 通过在变频过程中微调DDS本振信号频率来实现高频信号频率的微调。
一、一种利用直接数字合成技术实现频率微调的方法
①采用四级混频,其中包括两级下变频与两级上变频;
②第一级混频为下变频,第四级混频为上变频,共用一个PLL本振电路提 供的高本振,本振信号的频率在200MHz~2000MHz内,其作用是将高频信号搬移 到中频频段以便于后级频率微调,以及将微调后的中频信号搬移回原频段范围;
③第二级混频为下变频,第三级混频为上变频,各由一个DDS本振电路提 供中频本振信号,两个DDS本振电路共用一个外部参考源,中频本振信号频率都 在20MHz~200MHz内,两个本振信号的频率可以不同,频率之差即为频率调整的 幅度,最小可达0.1Hz。
二、一种利用直接数字合成技术实现频率微调的装置
本装置包括现有的第一级混频器、滤波及其它功能单元、第四级混频器、PLL 本振电路单元和控制单元;
设置有第二级混频器、第三级混频器和DDS本振电路单元;
第一级混频器、第二级混频器、滤波及其它功能单元、第三级混频器、第四 级混频器依次连接;
PLL本振电路单元分别与第一级混频器和第四级混频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733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