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应推进电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72900.0 | 申请日: | 200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2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戴勇;王贤琴;王云洪;张丽民;祝后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9/02 | 分类号: | H02K9/02;H02K9/19;H02K1/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宋国荣 |
地址: | 43006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 推进 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应推进电动机,属于电动机技术领域,特别适于用作中、大型船用推进电动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随着电机容量的增加和电机紧凑型设计的发展方向,空气冷却的温升高、效率低的缺点越来越表现出来,电机的通风冷却设计难度越来越大。常用的通风冷却型式,一般是在电机定、转子设置一定数量通风沟或通风槽,此方法必然引起电机体积增大,影响电机效率,且冷却效率较低。因此,已有技术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电机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感应推进电动机,该电动机采用多种冷却方式并存的复合冷却方式,包含有通风冷却、定子水冷以及转子热管冷却的三种冷却方式,这三种冷却方式是彼此相互交错在一起复合冷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感应推进电动机,它包括定子、转子、通风冷却系统及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通过与其固定在一起的拉板安装在机座上;用于空气冷却的通风冷却系统与定子相连接;定子轭部设置有用于带走定子传入热量的水冷却管路;所述的转子在铁心轭部内靠近转子导条处安装有将热量带出铁心,再由冷却空气来冷却的热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具有附加技术特征的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感应推进电动机,其定子包括定子冲片、两端的定子压圈;该定子冲片、两端的定子压圈焊接在拉板上,成为一个整体;拉板为圆筒形,固定在机座上。
所述的感应推进电动机,其机座是无壳罩的开放式机座。
所述的感应推进电动机,其定子冲片外径上开有通水孔,该通水孔的四周用导热胶密封。
所述的感应推进电动机,其水冷却管路包括拉板内圆壁与定子外圆上设置的凹槽组成的通道及与该通道联通的通水孔。
所述的感应推进电动机,其铁心轭部开有安装热管的安装孔,热管与铁心的连接是以螺纹紧固连接
所述的感应推进电动机,其铁心轭部的安装孔其孔内部涂有利于传热的导热膏。
本发明的感应推进电动机技术效果显著,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温升低等优点,为船用推进电动机提供了一个新的冷却技术,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感应推进电动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轴向示图;
图3为本发明感应推进电动机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定子,1.1-拉板,1.2-定子冲片,1.3-定子压圈,1.4-通水孔,2-转子,2.1-铁心,2.2-热管,3-通风冷却系统,4-机座,5-水冷却管路,6-风机,7-空气流向箭头标志,8-接线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感应推进电动机,它有一个定子1、转子2、通风冷却系统3及机座4;所述的定子1通过与其固定在一起的拉板1.1安装在机座4上;用于空气冷却的通风冷却系统3与定子1相连接;定子1轭部设置有用于带走定子1传入热量的水冷却管路5;所述的转子2在铁心2.1轭部内靠近转子导条处安装有将热量带出铁心2.1,再由冷却空气来冷却的热管2.2。定子1包括定子冲片1.2、两端的定子压圈1.3;该定子冲片1.2、两端的定子压圈1.3焊接在拉板1.1上,成为一个整体;拉板1.1为圆筒形, 固定在机座4上。机座4是无壳罩的开放式机座。定子冲片1.2外径上开有通水孔1.4,该通水孔1.4的四周用导热胶密封。水冷却管路5包括拉板1.1内圆壁与定子1外圆上设置的凹槽组成的通道及与该通道联通的通水孔1.4。铁心2.1轭部开有安装热管2.2的安装孔,热管2.2与铁心2.1的连接是以螺纹紧固连接;铁心2.1轭部的安装孔其孔内部涂有利于传热的导热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729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数字内容分发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和双光子吸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