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尼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64010.5 | 申请日: | 2009-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7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杜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成华 |
| 主分类号: | F16F9/06 | 分类号: | F16F9/06;F16F9/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器,具体是一种在阻尼器运行至接近末端时阻尼力能快速释放的阻尼器。
背景技术
见图4,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20036191.1公开了一种阻尼器,其包括缸体1、设于缸体1末端的封堵2、设于缸体1前端的密封导向套3、压缩气囊4、液压流体5、带阻尼通道的活塞6、活塞杆7和连接件8,带阻尼通道(即基础过流通道)的移动活塞将缸体室腔分成前、后两腔室。上述阻尼器的活塞6运行至接近末端时由于阻尼力基本不变,导致其末端的闭合效果不佳。
通用阻尼器采用吸能海绵套内空气压缩来吸收因活塞杆进入缸体而多出的体积。在长期使用中存在着不足,吸能海绵套内的空气极易跑到液压流体中,造成油气混合、运行不平稳、易出现空程和发出响声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耐冲击、运行平稳、静音、末端闭合效果较好的适于末端释放的阻尼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适于末端释放的阻尼器,阻尼器的缸体包括:圆管和连接于圆管末端的多边形管、或椭圆形管、或壁间设有至少一条凹槽的双层管、或内壁带凸筋的管体。
进一步,为使阻尼器的过流通道不易被堵塞且使阻尼器的阻尼力随外力增大而增大,所述缸体中的活塞上套有密封圈,该密封圈的外圈设有:适于在所述密封圈上构成基础过流通道的基础过流槽,和适于在所述密封圈上形成可变过流通道的切边,该可变过流通道的截面积适于随阻尼器所受外力增大而相应变小;所述活塞上无基础过流通道。由于密封圈的外圈设有基础过流通道和可变过流通道,使用时,可变过流通道的截面积适于随阻尼器所受外力增大而相应变小,基础过流通道的截面积基本不变或在阻尼器所受外力较大时稍稍变小。
作为密封圈的另一种方案,密封圈的外圈设有适于在密封圈上形成可变过流通道的切边,且该可变过流通道的截面积适于随阻尼器所受外力增大而相应变小;活塞上设有基础过流通道。
进一步,所述缸体内的活塞杆上套有用于吸收使缸体中的空气以使缸体中的液压油与空气分离的复合气囊。
进一步,所述复合气囊为由橡塑发泡成型,其包括一千至十万个小气囊。由于复合气囊的小气囊个数较多,一般在几万个左右,故而即便部分小气囊破裂,也不影响其使用效果,液压油与空气分离效果较好,可确保阻尼器运行平稳、防止出现空程和发出响声的情况。所述复合气囊也可以采用一千至十万个小气囊粘结成型。
进一步,为减小阻尼器缸体内受挤压侧的腔室内的气体或液体压力对所述基础过流槽的变形的影响,所述基础过流槽为V形槽、U形槽或弧形槽。
进一步,所述切边为直线形或弧线形,在阻尼器所受外力较大时尽快缩小可变过流通道的截面积,并在所述外力大于一定阀值时,所述可变过流通道的截面积变为零。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采用的末端释放技术是:当阻尼器运行到接近末端时,阻尼器的过流面积突然变大而阻尼力减小,使过流速度更快达到阻尼力快速释放效果,确保产品末端的闭合效果。(2)采用复合气囊,由于独立气囊制作难道高、加工复杂、生产效率低,新型材料的复合气囊加工方便、生产效率高、成本更低且不影响效果。由于复合气囊的小气囊个数较多,一般在几万个左右,故而即便部分小气囊破裂,也不影响其使用效果。相对于采用单个或几个气囊的方案,当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气囊破裂后,对产品使用能造成明显影响。(3)应用本发明的密封圈的阻尼器使用时,在阻尼器的缸体内的活塞将缸体分成两个腔室,密封圈的外圈设有基础过流通道和可变过流通道,相对于现有的单个基础过流通道的阻尼器,应用本发明的密封圈的阻尼器的过流通道有至少2个,故而不易被堵塞;另外,在阻尼器的所受外力突然增大时,受挤压侧的腔室内的气体或液体压力突然增大,使密封圈的内圈压力突然大于外圈压力,从而使所述切边部向外膨胀,进而使可变过流通道的截面积适于随阻尼器所受外力增大而相应变小,因此阻尼器的阻尼力随外力增大而增大,同时阻尼力可随外力变小而变小,使活塞杆的位移速度受外力突然变化的影响较小,且活塞杆的位移速度变化的快慢可通过控制所述可变过流通道的截面积的初始大小等因素来控制,以最终确保阻尼效果,满足特殊应用场合的要求,同时具有耐冲击、阻尼力稳定(阻尼器所受外力不变时)、无空程、运行平稳、静音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实施例中的阻尼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复合气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缸体1的局部剖面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成华,未经杜成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40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晶磨面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石板磨边装置中的多板斜置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