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梭织织造机台以及立体梭织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61063.1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2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邓永顺;张力云;郑芬岚;施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3D3/00 | 分类号: | D03D3/00;D03D4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造 机台 以及 立体 织物 | ||
1.一种梭织织造机台,适于织造一立体梭织织物,所述立体梭织织物包括二层表层织物以及多条连接于各所述二层表层织物之间的间隔纱线,而所述梭织织造机台包括:
一经纱传送机构,包括至少二个织轴,其中所述经纱传送机构适于供应并传送多条经纱;
多片综框,各所述综框分别持撑着多条垂直的综丝,且各条综丝具有一综眼以供各所述经纱穿过,且各所述综框适于带动各所述经纱分成二层经纱层,以在所述二层经纱层之间形成一开口;
一投纬机构,适于传送一纬纱,以使纬纱穿过所述二层经纱层之间的所述开口;
一打纬机构,适于推动所述纬纱,以使所述纬纱与各所述经纱交织形成所述二层表层织物,其中各所述综框位于所述经纱传送机构与所述打纬机构之间;
一提纱机构,适于穿过所述开口,并提拉部分用以作为间隔纱线的经纱;以及,
一卷取机构,适于调整并控制所述立体梭织织物的纬向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织织造机台,其中所述经纱传送机构具有至少二个对应于各所述织轴的后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梭织织造机台,其中,各所述后梁结构包括:
一第一后梁结构;以及,
一第二后梁结构,所述第一后梁结构适于提供部分用以作为间隔纱线的经纱,而所述第二后梁结构适于提供其余的经纱,且所述第一后梁结构为一积极式送纱游动后梁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梭织织造机台,当所述提纱机构提拉部分用以作为间隔纱线的经纱时,所述积极式送纱游动后梁结构往各所述综框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织织造机台,其中所述提纱机构适于往开口的上方移动,以将部分用以作为间隔纱线的经纱向上提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织织造机台,其中所述提纱机构适于在开口内部往所述卷取机构的方向移动,以提拉部分用以作为间隔纱线的经纱。
7.一种立体梭织织物,包括:
二层表层织物;以及,
多条间隔纱线,连接于各所述二层表层织物之间,其中各所述二层表层织物之间的最大间距大于20公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梭织织物,其中所述二层表层织物之间的最大间距大于50公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梭织织物,其中所述二层表层织物之间的最大间距大于100公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梭织织物,其中所述二层表层织物之间的最大间距大于200公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未经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10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烘缸传动装置
- 下一篇:实现在休眠状态下微功耗的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