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4633.6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6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元华;李国晶;兰金叻;南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01 | 分类号: | C04B35/01;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10008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领域,涉及一种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Bi掺杂Ca2Co2O5基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电材料是一种可以在固体状态下,几乎不需要活动部件就可将热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材料。近年来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新型热电材料的研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热电材料可作为热能和电能相互可逆转换的载体,以热电材料为核心模块的热电装置,具有结构轻便、体积小、使用寿命长、不污染环境、可以在环境条件非常恶劣的条件下使用等优点,而且热电效应的可逆性还决定了热电装置具有双向性,即可作制冷器也可做发热源。目前,在与常规的制冷方式和传统电源的竞争中,关键是要提高热电致冷器或发电器的工作效率,而主要途径是如何提高热电材料的性能。
与常用的合金热电材料相比,氧化物热电材料具有耐氧化、耐高温、不含有毒易挥发元素的优点,适用于工业废热发电、汽车废气发电等方面。目前氧化物热电材料的主要劣势在于热电性能不佳,工作效率比较低。Ca2Co2O5基热电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氧化物热电材料,通过掺杂改性和织构化能够获得较高的高温热电性能。
另外,Ca2Co2O5基热电材料的制备传统上主要是采用固相反应法,该方法首先将原料按化学计量比混合,煅烧后研磨,然后在900-1000℃高温氧气氛中烧结10-15小时即可。固相反应法的缺点在于反应温度高,反应时间长,能耗大,而且高温下Ca2Co2O5材料容易分解,造成化合物的成分偏离化学计量比。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高温热电性能的热电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采用的是液相共沉淀法,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能耗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电材料,所述热电材料由长度为2-5微米、厚度为100-400纳米的片状晶粒组成,所述热电材料的化学组成为Ca2-xBixCo2O5,其中:0<x≤0.2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热电材料在700℃的功率因子为4.0-6.0×10-4Wm-1K-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按照通式Ca2-xBixCo2O5的化学计量比,其中0<x≤0.20,配制含有Ca2+、Bi+3和Co+3的溶液;(b)将所述溶液中的Ca2+、Bi+3和Co+3沉淀并过滤,得到沉淀物;(c)将所述沉淀物在700-850℃进行煅烧,得到煅烧物;和(d)将所述煅烧物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法在700-850℃进行烧结,得到所述热电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步骤b中所述沉淀物是通过向溶液中加入可溶性强碱直至溶液的pH达到12.8-13.6而得到的。所述可溶性强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在该pH范围内,可以确保Ca2+、Bi+3和Co+3得到充分沉淀,获得的材料化学计量比准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步骤b中所述沉淀物是通过向溶液中加入可溶性碳酸盐而得到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步骤c中所述煅烧的时间为1-6小时。在该煅烧时间内,材料物相的成相过程完成充分,煅烧效率高,能耗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步骤c进一步包括将煅烧物进行压实的步骤。步骤d中烧结是在30-50MPa的压力下进行的。由此获得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的块体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步骤b进一步包括将沉淀物进行洗涤、干燥的步骤。这样可以除去沉淀物上残留的杂质,消除杂质对后续过程的影响,以确保制备出高纯度且化学计量比准确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46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