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笋保健茶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30006.7 申请日: 2009-11-04
公开(公告)号: CN101715859A 公开(公告)日: 2010-06-02
发明(设计)人: 李青峰;陈丽;李玖龙;李玖鼎;李依妍 申请(专利权)人: 李青峰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0014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芦笋 保健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饮品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芦笋保健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芦笋,又名石刁柏、龙须菜、百合科植物,是一种中低热量、低脂肪、高氨基酸的营养食品,是世界十大名菜之首,被誉为“蔬菜之王”。

中国《神农本经》称之为“上品之上”,芦笋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且滋味鲜美的高档保健蔬菜,具有低热量、高营养、风味鲜美,老少皆宜的特点。在国际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

芦笋的药用价值悠久且使用广泛,古代欧洲的高卢人、日尔曼人、不列颠人在公元前2世纪就将芦笋作为药用。在我国,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把野生芦笋---天门冬列为“上品之上”的珍贵药材。《本草纲目》记载:“可解渚肉(即肿瘤)之毒”。

近代的科学研究证明,芦笋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免疫细胞激活剂以及正常细胞的生长调节剂等微量“B RM”物质。这些成分分属皂苷、固醇、黄酮甙、组蛋白、维生素E、芦丁、B族维生素、叶酸、糖类免疫的激活剂等,以及人类健康必要的锰、锌、铜、铁等微量矿物质。芦笋中汇集了这么多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的营养物质,实在是宝贵难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所含有的若干种皂苷和组蛋白,细胞实验和临床均已确认了它们的抗癌效果。这诸多成分不仅对治疗癌症有效,对整体现代文明慢性病的主要肇因——脂质过氧化、自由基及免疫损伤等的防治及老龄保健均有突出意义。

通过对芦笋成分化学分析,发现芦笋含有17种氨基酸、皂苷、芦丁、甘油、酯、不饱和脂肪酸等很多对人们有益的营养成份。对人体具有解热清肺、保肝益‘肾、抗疲劳、抗衰老、抑制肿瘤、增强机体免疫等功能。

目前人们普遍食用芦笋的嫩茎,食用方法多是做菜或榨汁,也有人利用芦笋纤维化的枝叶做成茶,比如在已公开的专利文献中有专利号00116168.7,发明名称为芦笋茶及其生产方法,是用枝叶做茶,还有专利号为03131612.3发明名称为芦笋茶及制备方法,使用芦笋的嫩叶做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芦笋的嫩茎制成既能饮用又能食用的芦笋保健饮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包括绿芦笋笋头茶制作方法和绿芦笋珠茶制作方法,其中绿芦笋头茶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1)原料选取:取从笋尖向下长度3-4厘米,直径0.5-1.5厘米,呈鲜绿、组织鲜嫩、食之无粗纤维、不软化、无断裂、虫伤和损伤的食用芦笋头部备用;

2)清水冲洗:原料先整箱冲洗1分钟备用;

3)振动喷冲:将原料置于振动筛上用高压水枪喷洗1分钟备用;

4)浸泡消毒:将原料放入含有效氯10毫克/千克的消毒液进行消毒5分钟备用;

5)预煮杀青;预煮水温控制在79-85℃,时间控制在1-2分钟,

6)用离心机脱去表皮水份;

7)高温烘炒杀青:于入锅410℃下搅拌烘炒杀青15-30分钟,出锅锅摊晾至室温,二次入锅用于350-250℃炒20-30分钟出锅摊晾至室温,三次入锅用于150-180℃下用棒压扁5-10分钟,四次于150-120℃下烘炒15-30分钟出锅摊晾至室温称量包装即为成品;

绿芦笋珠茶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1)选料:取芦笋去笋头后的笋茎,长度5-7厘米,颜色一致,全呈鲜绿;组织鲜嫩、食之无粗纤维感,笋条笔直、无弯曲、不软化、无断裂、虫伤损伤;

2)清水清洗:原料装入周转箱带箱清水冲洗;

3)振动喷冲:然后送入振动筛用高压水枪冲洗;

4)浸泡消毒:送含有效氯10毫克/千克的消毒液进行进行消毒10分钟;

5)预煮杀青;预煮水温79-85℃,时间在1-2分钟,然后经摊晾降温、分级备用;

6)切丝:切丝厚度0.35厘米,长度5-7厘米;

7)烘焙:于60-70℃的温度下烘焙1-2小时,摊晾降温至室温,

8)揉捻炒茶:经揉捻、解块、曲卷、干燥,于150-120℃温度下烘炒30-60分钟制成成芦笋珠茶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形状独特、口味清香宜人、干茶色泽粒粒碧绿,香气清鲜,浸泡饮用和食用均可,浸泡后的笋茶可凉拌,可做汤直接食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芦笋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包括绿芦笋笋头茶制做工艺和绿芦笋珠茶制做工艺。

其中,绿芦笋笋头茶制做工艺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青峰,未经李青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00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