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的匹配阻抗表面贴装技术基底面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04070.8 | 申请日: | 2005-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3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D·莫利昂;S·H·J·塞尔屈;W·海伊维特;J·德格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FCI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06 | 分类号: | H01R12/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戴开良;王 英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匹配 阻抗 表面 技术 基底 | ||
本专利申请是申请日为2005年11月28日,申请号为 200580047301.9(PCT/EP2005/012691),最早的优先权日为2004年 11月29日,发明名称为“改进的匹配阻抗表面贴装技术基底面”的 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根据35U.S.C.§119(e),本申请要求于2004年11月29日提交 的临时美国专利申请no.60/631,545、于2004年11月29日提交的临 时美国专利申请no.60/631,499、于2005年6月1日提交的临时美国 专利申请no.60/686,514的优先权。
本申请涉及美国专利申请no.【代理人档案号FCI-2877(C3632)】, 其与此同一日期提交,题为“High-Frequency,High-Signal-Density, Surface-Mount Technology Footprint Definitions”。
以上参考的各美国专利申请的内容合并于此作为参考。
发明领域
总体上,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电路板系统。更具体的,本发明 涉及用于在这种电路板上形成表面贴装技术的基底面(footprint)的 方法,其中,以与焊盘排列方式不同的过孔排列方式彼此相对的布置 了过孔,并且过孔提供的在基板上布置的导电线路的布线密度大于在 信号过孔排列与信号焊盘排列相同的情况下电路板具有的布线密度。
背景技术
通常,电组件,例如电连接器,可以包括多个导电触头,其端点 部分例如可以以行和列的矩阵排列。触头L可以是信号导体或接地导 体,并可以以信号-信号-接地的方式沿列排列。尽管信号触头可以 是单端信号导体,但相邻的信号触头也可以构成差动信号对。这种组 件可以包括差动信号对和单端信号导体的任何组合。
触头的端点部分可以被基板(例如底板或印刷电路板)接纳。在 板末端级,触头引线可以在电镀通孔(PTH)处终止。PTH技术是一 种PCB制造方法,从而在一层上的线路可以用电镀方法,通过预钻 的通孔而电连接到另一层上的线路。当使用PTH技术时,基底面或 通孔排列必须对准引线端点部分的排列,以便引线端点部分可以被基 板上相应的通孔容纳。
然而,电镀通孔限制了布线密度(即,可以布置在板层的表面上 的线路数)。因此电镀通孔往往会增加提供所需布线所必需的板层数。 然而,增加层数增加了板厚度和制造成本。由于增加了地线层数,它 还增大了电容。增大电容减小了阻抗。因此,会使得板阻抗低于组件 阻抗,这在板阻抗与组件阻抗之间产生了不想要的不连续。希望的是 组件阻抗与板阻抗尽可能的匹配,以避免由于阻抗不连续而出现的信 号反射。这种反射产生了不必要的噪声,其会降低信号完整性。
可选的,可以用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 将电组件安装到电路板上。SMT包括通过将每个触头末端电连接到 位于基板表面上相应的SMT焊盘上,来将触头末端电连接到基板表 面。触头的末端可以包括导电焊球,其通常焊接到焊盘上。在多层板 上,SMT焊盘通常电连接到过孔,过孔在板的层之间延伸,并将SMT 焊盘或一个层上的线路电连接到另一层的线路。
图1示出了典型的SMT连接器基底面,包括排列在焊盘排列中 的多个SMT焊盘P和排列在过孔排列中的多个过孔V。每个过孔V 都电连接到相应的一个SMT焊盘P。如所示,SMT焊盘P和过孔V 可以以所谓的“狗骨形(dog-bone)”方式排列。如在插入图中所示, 该“狗骨形”可以包括SMT焊盘P、过孔V、过孔焊盘VP以及导电 过孔线路VT,导电过孔线路VT电连接过孔焊盘与SMT焊盘。然而 应明白,过孔和SMT焊盘不是必须以这种狗骨形方式排列。可选的, SMT焊盘可以与相应的过孔焊盘部分或全部重叠,从而使得在SMT 焊盘与过孔焊盘之间直接连接。这种结构通常称为“焊盘内过孔 (via-in-pad)”。
SMT焊盘和过孔可以排列为行和列。如图1所示,列沿水平方 向延伸,与板边缘E垂直。行沿垂直方向延伸,与板边缘E平行。 在相邻行中心线之间的间距可以称为行间距PR。在相邻列中心线之 间的间距可以称为列间距P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FCI公司,未经FCI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40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疏水性微米微粒的用于减少胆固醇的混合物与方法
- 下一篇:护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