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核酸合成的固相载体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02812.3 | 申请日: | 200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1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森健二郎;前田惠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212/08 | 分类号: | C08F212/08;C08F212/10;C07H21/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海川;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核酸 合成 载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多孔共聚物粒子构成的固相载体,它是用于核酸合 成的。
背景技术
通过固相合成法进行寡脱氧核糖核苷酸、寡核糖核苷酸等的化学 合成已经是已知的。例如,根据著名的亚磷酰胺法,按如下的方式合 成核酸。
这就是说,通过诸如琥珀酰基之类的连接体把待合成的核酸的3′ 末端的核苷负载到固相载体上。接下来将此核苷-连接体-负载固相载体 放到核酸自动合成装置的反应容器之中,向其中注入乙腈作为溶剂。 此后,根据其合成程序,核酸自动合成装置重复由以下所述构成的循 环,即上述核苷的5′-OH基团的脱保护反应、核苷亚磷酰胺与5′-OH 基团的偶联反应、未反应的5′-OH基团的封端反应以及所形成的亚磷 酸酯的氧化反应,从而实现合成具有预期序列的核酸。通过使用氨等 使连接体水解,使最终合成的核酸从固相载体解离开(参见非专利参考 文献1)。
在这种核酸的固相合成中,常规上一直广泛使用诸如CPG(可控孔 度玻璃)或硅胶之类的无机粒子作为上述的固相载体。其原因在于,例 如,当将在肽固相合成中使用的高溶胀低交联性的聚苯乙烯粒子用作 核酸合成中的固相载体时,据认为核酸不能以高纯度进行合成,其原 因在于例如实现合成试剂及溶剂流入和流出固相载体需要时间之类的 问题,上述流入和流出是合成循环过程期间频繁进行的。另一方面, 为了提高核酸合成中使用的酸和碱的化学稳定性,高度交联的非溶胀 性多孔聚苯乙烯粒子也被用来作为核酸合成用的固相载体(参见专利参 考文献1)。
然而,在使用上述CPG或非溶胀性多孔聚苯乙烯粒子作为核酸 合成用固相载体的情况下,当为了提高单位固相载体的核酸合成量而 增大核苷-连接体的负载量进行核酸的合成时,出现的问题是,所形成 的核酸的纯度大大降低。
非专利参考文献1:Current Protocols in Nucleic Acid Chemistry (2000)
专利参考文献1:JP-A-03-068593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使用固相载体的核酸合成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 了深入的研究,并由此发现一种多孔共聚物粒子作为核酸合成用固相 载体是优异的,这种多孔共聚物粒子是通过优化调节其在乙腈中的溶 胀体积以及其中值粒径而获得的,由此导致本发明的完成。也就是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核酸合成的固相载体,由此可以高收率地得 到高纯度核酸。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1至3项。
1.一种用于核酸合成的固相载体,其包括多孔共聚物粒子,所述 多孔共聚物粒子包括在一个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乙烯基的多官能乙烯 基单体单元和在一个分子中具有一个乙烯基的单官能乙烯基单体单 元,其中所述固相载体在乙腈中浸渍时具有3.5ml/g以上的溶胀体积, 并且通过激光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法测定的中值粒径在50~120μm范 围内。
2.根据如上项1的固相载体,其中所述单官能乙烯基单体单元包 括苯乙烯,所述多官能乙烯基单体单元是选自如下的至少一种:二乙 烯基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 烷烃多元醇聚(甲基)丙烯酸酯。
3.根据如上项1的固相载体,其中所述单官能乙烯基单体单元包 括苯乙烯和乙酰氧基苯乙烯。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核酸合成用固相载体,可以高收率地得到高纯 度的核酸。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酸合成用固相载体由多孔共聚物粒子构成,所述多孔 共聚物粒子包括在一个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乙烯基的多官能乙烯基单 体单元和在一个分子中具有一个乙烯基的单官能乙烯基单体单元,其 中所述固相载体在乙腈中浸渍时具有3.5ml/g以上的溶胀体积,并且通 过激光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法测定的中值粒径在50至120μm的范围 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28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