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SD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5956.0 | 申请日: | 200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5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单毅;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0 | 分类号: | H02H9/00;H02H9/04;H01L2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丽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sd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的保护电路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ESD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集成电路芯片的制造、封装和使用过程中,都会出现ESD(Electro 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现象。ESD表现为瞬间的高压脉冲,这种瞬间释放的大量电荷极有可能破坏集成电路内部的功能器件。因此,通常在内部电路和外部信号源或电源之间设置一个保护装置。
现有的一种ESD保护装置采用多指NMOS设计。如图1所示,其中外围的矩形框上布满了Buck(简称B,即P阱接触,对于NMOS管一般接地),每个黑色方块代表B的一个通孔;矩形框内呈矩阵式排列的每一列都包括并联的多个增强型NMOS管10’(每个NMOS管的连接电路如图2所示);一个多指形的金属层20’(通常为铜或铝材质)覆盖在图中NMOS管10’的漏极D上,所述金属层20’与NMOS管10’漏极D通过填充漏极通孔的钨插塞进行连接,金属层20’连接PAD30’(即电路引脚)。图3所示为每行NMOS管10’的截面,相邻两个NMOS管10’共用一个漏极D或源极S,其中源极S和栅极G接地,漏极D接PAD30’,左右两侧的斜线阴影表示STI(Shallow Trench Isolation,浅槽隔离)。
所述保护装置的等效电路见图3中虚线部分,每个NMOS管10’对应一个寄生NPN管,每个寄生NPN管的基极都通过一个寄生的基极电阻与B相连接。当有负的ESD脉冲加在PAD30’上时(即NMOS的漏极D),P阱与漏极D的N+构成的PN结正向偏置导通,泄放ESD电流;当有正的ESD脉冲加在PAD30’上时,随着ESD电压的升高,会有一个流向P阱的漏电流,当漏电流流过这些基极电阻时会在基极电阻上产生压降。由于B端接地(0电位),基极电阻上的压降就等于寄生NPN管的基极电位,当基极电位足够高使得寄生NPN管的基极-发射极发生正偏时,寄生NPN管导通并开始泄放ESD电流。由于各个NMOS管10’的漏电流在相同的漏极电压下都一样,所以寄生NPN管的开启就取决于基极电阻的大小,而越靠近版图中间的寄生NPN管,其基极电阻越大,也就越容易开启。
当PAD加上一个正的ESD脉冲时,位于版图中间的寄生NPN管先开启,而此时两边的寄生NPN管并未开启。随着ESD电压越来越高,已开启的寄生NPN管被烧毁,但两边的寄生NPN管仍无法导通,整个ESD保护装置导通均匀性差,不能进行有效的ESD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ESD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ESD保护装置导通均匀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SD保护装置,所述装置为位于P阱中的多指NMOS保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矩阵式排列的多个增强型NMOS管;所述NMOS管的源极和栅极接地;每个所述NMOS管的寄生NPN管的基极通过基极电阻接地;
多指形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覆盖每一列所述NMOS管的漏极并与所述漏极相邻的两列栅极交叠,所述金属层连接PAD并与所述漏极连接;所述金属层与所述栅极交叠形成寄生电容;
当PAD上出现正的ESD脉冲时,所述寄生电容将栅极电压耦合到正电位,增大漏极到P阱的漏电流,提高寄生NPN管基极和发射极的压降,促进寄生NPN管的基极和发射极正偏,使所述寄生NPN管同时导通放电。
优选的,所述NMOS管的栅极通过电阻接地。
优选的,多个所述NMOS管栅极连接的电阻阻值相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ESD保护装置,所述装置为位于N阱中的多指PMOS保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矩阵式排列的多个增强型PMOS管;所述PMOS管的源极和栅极接地;每个所述PMOS管的寄生PNP管的基极通过基极电阻接地;
多指形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覆盖每一列所述PMOS管的漏极并与所述漏极相邻的两列栅极交叠,所述金属层连接PAD并与所述漏极连接;所述金属层与所述栅极交叠形成寄生电容;
当PAD上出现负的ESD脉冲时,所述寄生电容将栅极电压耦合到负电位,增大漏极到N阱的漏电流,提高寄生PNP管基极和发射极的压降,促进寄生PNP管的基极和发射极正偏,使所述寄生PNP管同时导通放电。
优选的,所述PMOS管的栅极通过电阻接地。
优选的,多个所述PMOS管栅极连接的电阻阻值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59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中铝成分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密度炭/炭复合材料表面涂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