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研究非接触式细胞共培养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7561.6 | 申请日: | 200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1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秦建华;马慧朋;林炳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Q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流控 芯片 及其 研究 接触 细胞 培养 方法 | ||
1.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该微流控芯片由进样口(1)、细胞培养室(2)、细胞迁移区域(3)及废液池(4)组成;
细胞培养室的上端与进样口相连,下端连接废液池,三个平行的细胞培养室通过细胞迁移区域相连。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由上下两层可逆封接而成,上层材料为PDMS聚合物,下层材料为玻璃。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培养室高度高于细胞迁移区域。
4.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微流控芯片研究非接触式细胞共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过程如下:
(1)浓度梯度表征:将FITC标记的荧光染料包埋在BME中,通过进样口将其加入细胞培养室C,其余细胞培养室只加入等量α-MEM培养液;
(2)细胞加样:通过右侧进样口将第一种细胞加入细胞培养室C,放置于CO2培养箱内;待细胞贴壁6-24h后,通过中间进样口将第二种细胞加入细胞培养室B;作为空白对照左侧培养室A不加入细胞,细胞培养液每天更换一次;
(3)活性考察:用Hoechst33342和碘化丙啶表征培养两天后细胞的生长状态及活性。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非接触式细胞共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ME为基底膜样物质,低温时为液态,室温时凝固成胶态。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非接触式细胞共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迁移区域的浓度梯度用FIEC-dextran分子表征。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非接触式细胞共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入细胞时,细胞不会串流到迁移区域;待细胞贴壁后才进入迁移区域。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非接触式细胞共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IEC-dextran分子的分子量为10000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75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