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纬仪的制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78250.3 | 申请日: | 200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0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鬲滨;李忠升;刘朝晖;楼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1/02 | 分类号: | G01C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商宇科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纬仪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经纬仪的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经纬仪的制动装置都是由带伺服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组成,这种结构的制动装置存在以下缺点:
1、制动力矩小、响应速度慢。由于转动力矩受伺服电机制动电流大小的限制,制动力矩能力有限,转动力矩与伺服制动电流、机构体积成正比(即:大力矩必需要配大电机)、与刹车能力、响应速度成反比。
2、稳定性差。伺服控制系统含伺服电动机又称执行电动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伺服电动机可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伺服电机自带的编码器反馈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根据反馈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调整转子转动的角度。从动态转为静态时,伺服电机易产生超调现象,从而造成系统振荡,在指向某一角度时出现指针左右抖动后才能找准目标现象。定位时间较长,一般在200毫秒以上。
3、适用范围小。由于以上缺点的存在,不能满足精度高、速度高经纬仪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动力矩大、速度快、稳定性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方便实现制动保持、精确定位的经纬仪的制动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纬仪的制动装置,包括经纬仪底座,以及设置在经纬仪底座上的经纬仪转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经纬仪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电磁制动接触盘;所述经纬仪底座上固定设置有与电磁制动接触盘位置相对应的电磁刹车装置;所述电磁刹车装置与电磁制动接触盘之间设置有间隙。
上述经纬仪转轴还包括固定在经纬仪转轴上的制动器连接圆盘,所述制动器连接圆盘和电磁制动接触盘固定连接。
上述经纬仪底座还设置有电磁固定座,所述电磁刹车装置固定于电磁固定座上。
上述电磁刹装置是电磁刹车片或电磁铁与刹车片的结合。
上述经纬仪的制动装置的工作电源是交流电或直流电。
发明的优点是:
1、制动力矩大、速度快。本发明采用电磁制动装置制动。其工作原理:内置直流驱动的电磁铁,开启电源,产生的电磁吸引力使得旋转运动瞬间停止工作。转动力矩响应时间为80毫秒。所以其制动力矩大、速度快。
2、稳定性好。本发明在跟踪架方位及俯仰的轴端均装有电磁制动装置,当转台转至一定位置后,可吸合制动装置中的电磁制动器对经纬仪指向进行锁定。制动性能稳定,真正实现静态凝视。其可保证本发明在方位、俯仰方向的稳定性。经室外试验证明可抗8级大风干扰。
3、安装简单、工作可靠且寿命长。本发明只需安装在旋转轴端,安装及其简单。不受各种条件限制。结构紧凑、效率高。
4、适用的载荷与速度范围广。本发明由于是对经纬仪的制动系统进行了改装,可广泛应用在各种类型经纬仪及载物转台上。
5、操作简便。本发明在按动电钮断开即可完成其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纬仪的制动装置,包括经纬仪底座14,以及设置在经纬仪底座14上的经纬仪转轴1,经纬仪转轴1上固定设置有电磁制动接触盘5;经纬仪底座14上固定设置有与电磁制动接触盘5位置相对应的电磁刹车装置;电磁刹车装置与电磁制动接触盘5之间设置有间隙。
该经纬仪转轴还包括固定在经纬仪转轴1上的制动器连接圆盘9,制动器连接圆盘9和电磁制动接触盘5固定连接。经纬仪底座14还设置有电磁固定座6,电磁刹车装置固定于电磁固定座6上。
电磁刹装置是电磁刹车片或电磁铁11与刹车片10的结合。本经纬仪的制动装置的工作电源是交流电或直流电。
本发明在工作时,连接制动器电钮断开状态下,电机带动经纬仪转轴1绕轴作正转与反转运动,制动器连接圆盘9通过紧定螺钉2与平键8拧紧固定在经纬仪转轴1上成为一体,带动制动器连接圆盘9相应作正转与反转运动;同样制动器连接圆盘9与电磁制动接触盘5通过紧固零件沉头螺钉3和锁紧螺母4相连接并紧固,带动电磁制动接触盘5相应作正转与反转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82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