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节血脂、血压、血糖的食用菌复合型营养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9352.9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7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富 |
主分类号: | A23L1/30 | 分类号: | A23L1/30;A23L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费碧华 |
地址: | 165000黑龙江省大兴***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血脂 血压 血糖 食用菌 复合型 营养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营养保健食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节血脂、血压、血糖的食 用菌复合型营养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十一世纪人们追求的是纯天然、无污染、营养、健康、安全的食品。特 别是纯天然、无农药残留、无重金属污染又具有营养、保健、安全的食品,必 将倍受消费者青睐。科学家这样预言,“21世纪将是绿色食品的世纪”,从我 国实际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选择食品的着眼点,已从“温饱 型”转向“保健型”,绿色植物提取物“复合型食品”倍受青睐已成为必然趋 势。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竞争的激烈,生活环境、物资质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三高人群”在不断增加,对调整血压血脂、降低血糖、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产 品需求量与日俱增,人们对调整血压、血脂、降低血糖、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产 品已经不满足于生化类产品,尤其青睐于植物和中药提取物组方复配的保健品。 然而现在的营养食品较多,但总体吸收效果差,食用既不方便又影响吸收,且 现有的加工工艺粗糙,不能有效释放多种营养物质互补、强化营养作用的能力。 同类产品较多,但将山野功能食品与即食又药相结合组方不多。
本发明运用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医药营养学理论组方,采用生物酶解破 壁技术、树脂分离纯化技术等先进技术制备了食用菌复合营养制剂,产品功效 确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节血脂、血压、血糖的食用菌复合型营养组合物,是融 食用菌、植物、中药提取物为一体,以蓝莓、黑木耳提取物为主要原料,辅以 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既食又药”原料:葛根、桑叶、荷叶、枸杞子、山楂等,依据 祖国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营养学理论进行科学组方:葛根止渴升津,现代研究 证明其有降血糖作用;桑叶的有效成分既有降血糖作用又有降血脂作用;荷叶 具有降血脂作用;枸杞子具有提高免疫力作用;山楂具有降血脂作用;蓝莓具 有提高免疫力作用;黑木耳具有降血脂作用。全方配伍严谨、通络生津、滋阴 共奏调节血脂、血压、血糖之效,运用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精制而成的“复合型” 调整血脂、血压、血糖,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血糖的保健品制剂。
本发明食用菌复合型营养组合物,采用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葛根100-120 份、桑叶50-70份、荷叶50-70份、枸杞子50-70份、山楂500-600份、蓝莓500-600 份、黑木耳300-400份。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葛根100份、桑 叶50份、荷叶50份、枸杞子50份、山楂300份、蓝莓300份、黑木耳150 份。
所述食用菌复合型营养组合物,可按照中药制剂制备成临床上适宜的制剂。 所述的制剂包括胶囊剂、丸剂、散剂、颗粒剂、片剂、口服液或滴丸剂。例如 按所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药后,粉碎,过筛(例如可以是500-800目筛),加入 制剂成型所需的辅料或赋型剂,制备成胶囊剂、散剂、片剂或颗粒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食用菌复合营养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大分子树酯分离纯化:取蓝莓的果皮及种籽,浸提液为40-50%丙酮, 提取温度为50-70℃,浸提时间为50-70分钟,浸提液用大孔树脂吸附后用35-40% 乙醇洗脱,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后喷粉既得;
(2)生物酶解破壁:采用多酶法工艺,采用果胶酶0.6-1.0%、蛋白酶 0.5-0.9%、液化酶0.3-0.7%,对葛根、枸杞子、山楂进行酶解使颗粒细化,干燥 后粒度达100-300目;
(3)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将黑木耳粉碎成粗粉,过20-40目筛、加10-30 倍量水,加热温度为45-50℃,加纤维素酶与果胶酶的配比为1-3∶1,酶解3-4h; 酶解液滤过、浓缩喷雾干燥即得黑木耳多糖;
(4)粉碎:将桑叶、荷叶进行粉碎,粒度为500-800目;
(5)将前面各个步骤制备好的各种成分加入制剂成型所需的辅料或赋型 剂,制备成胶囊剂、散剂、片剂或颗粒剂。
其中,所述蓝莓原花青素的提取条件优选:提取温度为60℃,浸提时间为 60分钟,浸提液为50%丙酮,浸提液用大孔树脂吸附后用38%乙醇洗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富,未经张永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93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