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3685.0 | 申请日: | 2009-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1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岸野克巳;野村一郎;玉村好司;田才邦彦;朝妻庸纪;中岛博;中村均;藤崎寿美子;纪川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学校法人上智学院;索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S5/327 | 分类号: | H01S5/327;H01S5/347;H01S5/028;H01L33/00;H01L31/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桂香;武玉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器件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包含与2008年8月12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在先专利 申请JP 2008-207863的公开内容相关的主题,在此将该在先申请的全部 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InP基板上的n型半导体层和p型半导体层的半导 体器件。
背景技术
激光二极管(LD)在诸如压缩光盘(compact disk,CD)、数字式多用盘 (digital versatile disk,DVD)或者蓝光盘(blu-ray disk;BD)等光盘装置中被 用作光源。除了上面的应用之外,激光二极管还被应用在诸如光通信、 固体激光激励、材料加工、传感器、测量仪器、医疗、印刷机器和显示 器等各种领域内。发光二极管(LED)被应用在诸如电器的指示灯、红外线 通信、印刷机器、显示器和照明灯等领域。
然而,在LED中,尽管人类对于绿色具有最高光谱灵敏度,但绿色 的效率与其它颜色相比并不高。另一方面,在LD中,在纯蓝色(480nm 或稍高一点)~橙色(600nm或稍高一点)的可见光范围内不能得到实用特 性。例如,据E.Kato等人的报导,在通过在GaAs基板上层叠II-VI族 化合物半导体而形成的蓝绿色LD(大约500nm)中,实现了大约400小 时1mW的室温连续波运行(“Significant progress in II-VI blue-green laser diode lifetime”by E.Kato et al.,Electronics Letters 5th,February 1998,Vol. 34,No.3,pp.282-284(E.Kato等人的“II-VI族蓝绿色激光二极管寿命 的显著进步”,电子学快报第五期,1998年2月,Vol.34,No.3,第282-284 页))。然而,在这种材料体系中仍不能得到更好的特性。人们认为这是 由于材料中容易产生并移动结晶缺陷的物理特性所致。
一般地,在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中,不容易控制p型传导。特别地, 存在着p型载流子浓度随着能隙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例如,在E.Kato 等人的“II-VI族蓝绿色半导体器件寿命的显著进步”(电子学快报第五 期,1998年2月,Vol.34,No.3,第282-284页)中,能隙随着作为p 型熔覆层的ZnMgSSe中Mg的组分比的增加而有所增加。然而,当能隙 为大约3eV以上时,p型载流子浓度降低到小于1×1017cm-3的值,并且 不容易使用ZnMgSSe作为p型熔覆层。这种情况的原因分析如下。尽管 在ZnMgSSe中有氮(N)原子作为p型掺杂剂,但很多原子位于VI族位置 之外的间隙位置处,并且不会变成载流子。这意味着p型掺杂剂的活化 率很低(远低于1%)。此外,人们认为位于间隙位置的大量原子可能是产 生结晶缺陷的主要原因。
在E.Kato等人的“II-VI族蓝绿色半导体器件寿命的显著进步”(电 子学报第五期,1998年2月,Vol.34,No.3,第282-284页)中,由于 作为活性层的ZnCdSe不能与GaAs基板实现完全的晶格匹配,因而在 ZnCdSe中存在变形。一般地,在发光器件和受光器件中,由于热量、传 导或变形等的影响,缺陷从具有最大数量结晶缺陷的区域传输并扩散, 且该缺陷到达活性层。这导致器件的劣化和器件寿命的缩短。因此,在 E.Kato等人的“II-VI族蓝绿色半导体器件寿命的显著进步”(电子学快 报第五期,1998年2月,Vol.34,No.3,第282-284页)中所说明的活 性层具有变形的情况下,当在p型熔覆层等中产生结晶缺陷时,很可能 由于该结晶缺陷而使器件劣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学校法人上智学院;索尼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学校法人上智学院;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36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凿岩机集成液压控制系统
- 下一篇:防水密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