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葡萄皮红色素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3497.1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5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展鹏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鹏远天然色素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B61/00 | 分类号: | C09B61/00;A23L1/275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荫芳 |
地址: | 2666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葡萄 红色素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天然植物为原料制造色素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以天 然植物葡萄皮为主要原料制成葡萄皮红色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色素在食品中使用的严格要求,天然色素将要取代合成色 素。在葡萄酒制造业中人们对天然葡萄红色素认识的也在不断提高。从葡萄 皮提取色素来调节葡萄酒的色度可以说是最经济最环保的一种方法。但目前 我国的葡萄皮色素无法满足各大葡萄酒企业的需求,国内各企业不得不用黑 米红色素和甘蓝红色素来调节酒的色泽。而这又给其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 如:混浊、沉淀、气味等,影响了酒的品质又增加了成本。可葡萄皮色素从 葡萄中来又回到葡萄酒中去,不但大大改善了品质,还提高了其经济效益。 因此,葡萄皮色素的这一优势被全国各大葡萄酒企业所青睐。
近年来葡萄的需求量持续增长,一方面是因为葡萄酒行业的“井喷”式 发展,另一方面是用于各种饮品的葡萄汁抢手。葡萄酒或葡萄汁主要用的是 果肉。而皮和籽一般作为废渣处理。其实皮和籽都是作为天然提取物的良好 来源,只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例如许多葡萄酒公司发酵后剩下的葡萄废 渣却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从葡萄加工的废渣中进行天然有效成分提取, 成为另一个产品的“利润源”。天然葡萄红色素项目的开发将是葡萄酒厂副 产品的利用和开发,能够变废为宝!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又避免了环境的污 染,这一项目的开发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天然葡萄红色素的提取为 物理萃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无污染,无公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葡萄皮红色素的生产方法。葡 萄皮红色素是一种纯天然色素资源,可以弥补现有天然色素的不足,满足葡 萄酒制造业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葡萄皮红色素的制造方法,所 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酸水萃取:将新鲜的葡萄皮渣经清洗后放入萃取罐内,酸水喷淋萃取, 收集葡萄皮红色素的萃取液;
b.酶制剂处理:调节收集萃取液的PH值,将调节好PH值的萃取液中 加入0.01~0.3‰的酶制剂,搅拌均匀,静置0.5~5小时,精密过滤,得到 精制葡萄皮红色素的水溶液;
c.吸附与分离:将得到的精制葡萄皮红色素的水溶液上树脂吸附柱,树 脂饱和后:用去离子水洗,直至洗到中性为止;再次用酸水清洗去除杂质, 再次使用去离子水洗直至中性为止;用含有3‰的酸性乙醇溶液洗脱、分离, 第三次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
d.浓缩与精制:将洗脱下来的葡萄皮红色素经超滤,送真空蒸发器浓缩 葡萄皮红色素,乙醇蒸出回收利用,采用二次醇沉法进行精制;
e.喷雾干燥:将精制后的葡萄皮红色素溶液内加入载体,采用喷雾干燥, 获得红色粉末产品。
所述步骤a中,萃取时优选按葡萄皮渣∶溶液=1∶3~5的酸水喷淋萃 取,酸水溶液的PH值为1.5~4。
所述步骤b中,调节好PH值的萃取液,其PH值优选为3~6。
所述步骤c中树脂吸附柱的流量优选为15~50m3/h。
所述步骤c中,再次用酸水清洗去除杂质,酸水的优选PH为2.5~5。
所述步骤c中,树脂柱排出的废水可以收集后,经过絮凝、澄清、杀菌、 调节PH值后再次用于萃取液循环使用;洗脱用的乙醇,经酒精蒸馏装置回 流处理后,可以循环洗脱使用。
所述步骤d中,所述真空蒸发器的真空度优选为-0.02~-0.08MPa,所述 真空蒸发器的温度优选为40~80度。
所述步骤e中,喷雾干燥时,进口温度优选为120~180℃,出口温度 优选为70~90℃。
所述酶制剂可以为淀粉酶、果胶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或β-葡聚糖酶 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酸水可以为柠檬酸、苹果酸、乳酸、醋酸、盐酸或硫酸中的一种或 多种;所述载体可以为氧化淀粉、麦芽糊精、葡萄糖或羧甲基淀粉中的一种 或多种。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工艺先进,采用酶制剂处理萃取液,大大的改善了色素的溶解度、 澄清度、对光、对热及长时间放置的稳定性。
2、色调随PH值变化。水溶性酸性时呈红色至紫色,碱性时呈暗蓝色, 铁离子存在下呈暗紫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鹏远天然色素研究所,未经青岛鹏远天然色素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34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