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铋掺杂锶铝硼基光学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4184.1 | 申请日: | 200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3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邱建备;宋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3/064 | 分类号: | C03C3/064;C03C3/145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93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锶铝硼基 光学玻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玻璃,特别是一种掺铋的锶铝硼基光学玻璃,该玻璃能够发近红外通讯波段荧光,具有长的荧光寿命,宽的增益带宽,适合作为增益介质应用于光学放大器和/或激光器。
背景技术
1998年3月4日,三菱电线工业株式会社的藤本靖等人申请了题为“掺秘石英玻璃、光纤及光放大器制造方法”的专利(特许公开平11-29334)。他们利用铋交换的沸石作为分散介质,综合sol-gel方法和高温熔融法,空气下制备了掺五价铋离子Bi5+的石英玻璃、拉制出相应的光纤、实现了800nm泵浦下的1.3μm处的光放大。这种玻璃的荧光峰值位于1130nm附近,最大的荧光半高宽为250nm,最大的荧光寿命为650μs,受激发射截面大约为1.0×10-20cm2。2001年2月22日,藤本靖等人又申请了题为“光纤及光放大器”(特许公开2002-252397),其基本的玻璃组成为:Al2O3-SiO2-Bi2O3,于1750℃空气下熔制,拉制出相应的光纤、实现了0.8μm泵浦下的1.3μm处的光放大。2001年12月13日,2002年6月18日,2002年12月25日,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的岸本正一等连续申请了题为“红色玻璃及其透明微晶玻璃”、“光放大玻璃光纤”、“红外发光材料及光放大介质”的专利(特许公开2003-183047,2004-20994,2003-283028),其基本的玻璃组成为Al2O3-SiO2。相应产品呈现红或棕红色;红色玻璃经晶化处理后其颜色未有明显改变,但其耐热性及机械强度等性质明显增强;用位于400-850nm区域的泵浦波长泵浦,能够得到最强峰位于1000~1600nm区间的荧光,并且能够实现波长在1000-1400nm间的光放大。2001年,Fujimoto与Nakatsuka在Jpn.J.App.Phys.,40,(2001)L279一文报道了在1760℃高温下于空气下制备五价铋离子Bi5+掺杂的Al2O3-SiO2玻璃,大量的气泡存在使得其在红外区的透过率降低至~30%左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种SiO2基玻璃的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石英玻璃的熔融温度较高的缺点,提供一种掺铋的锶铝硼基光学玻璃及其制备方法,该玻璃熔融温度相对于石英玻璃明显降低,因而熔融体的粘度降低、消除气泡的影响就会更容易实现,而且具有能够覆盖1000nm~1600nm范围通讯波段的超宽带的光学性能,有望在超宽带光学放大器、高功率激光器,可调谐激光器等技术领域得到应用。
本发明提供铋掺杂锶铝硼基玻璃,由下列摩尔百分比的组成:
SrO2 44~55mol%
Al2O3 20~29mol%
B2O3 20~29mol%
SiO2(K2CO3) 0.5~1mol%
Bi2O3 0.1~5mol%
本发明提供的铋掺杂锶铝硼基玻璃通过下列工艺步骤制得:
(1)、按下列配方备料后,然后混合均匀。
SrO2 44~55mol%
Al2O3 20~29%
B2O3 20~29mol%
SiO2(K2CO3) 0.5~1mol%
Bi2O3 0.1~5mo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41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的硅片切割液的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化学机械磨削液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