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移动场景下的信号选择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9023.3 | 申请日: | 200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9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余立;金磊;刘义波;陈亮;蔡俊;牛晨曦;王涛;樊奇彦;张振;赵铭;陈雄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B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媛睿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龚家骅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移动 场景 信号 选择 方法 设备 | ||
1.一种高速移动场景下的信号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第一直放站和第二直放站的移动设备中,其中,安装于第一直放站上的第一天线朝向移动方向,安装于第二直放站上的第二天线背向移动方向,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直放站上的第一天线采集到的第一下行信号,以及第二直放站上的第二天线采集到的第二下行信号;
根据第一下行信号以及第二下行信号的来源和/或信号强度,选择向覆盖区域中的移动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下行信号以及第二下行信号的来源和/或信号强度,选择向覆盖区域中的移动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具体包括:
当第一下行信号和第二下行信号为来自不同小区的信号时,将第一下行信号和第二下行信号合路后作为向覆盖区域中的移动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
当第一下行信号和第二下行信号为来自同一小区的信号时,将第一下行信号和第二下行信号中功率较强的信号选择为向覆盖区域中的移动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所述选择向覆盖区域中的移动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进行多普勒频偏校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普勒频偏校正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下行信号中的下行导频信号,将所述下行导频信号解调至基带后进行频率同步,获得频率为叠加了多普勒频偏的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生成本振信号;
将所述本振信号与所述下行信号进行混频后,得到频率中抵消了多普勒频偏的中频信号;
将所述中频信号与根据标准信号产生的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抵消了多普勒频偏的校正后下行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所述覆盖区域中的移动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将多普勒频偏补偿到所述上行信号后,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和/或第二天线进行发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多普勒频偏补偿到所述上行信号包括:
获取所述下行信号中的下行导频信号,将所述下行导频信号解调至基带后进行频率同步,获得频率为叠加了多普勒频偏的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生成本振信号;
将所述本振信号与所述上行信号进行混频后,得到频率中叠加了多普勒频偏的中频信号;
将所述中频信号与根据标准信号产生的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叠加了多普勒频偏的补偿后上行信号。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前后比大于20dB。
8.一种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放站和第二直放站,其中,安装于第一直放站上的第一天线朝向移动方向,安装于第二直放站上的第二天线背向移动方向,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和合路器;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获取第一直放站上的第一天线采集到的第一下行信号,以及第二直放站上的第二天线采集到的第二下行信号;根据获取的第一下行信号以及第二下行信号的来源和/或信号强度,选择向覆盖区域中的移动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并将选择的下行信号通过所述合路器后经天线向覆盖区域中的移动终端发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下行信号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直放站上的第一天线采集到的第一下行信号,以及所述第二直放站上的第二天线采集到的第二下行信号;
下行信号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行信号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下行信号以及第二下行信号的来源和/或信号强度,选择向覆盖区域中的移动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信号选择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下行信号和第二下行信号为来自不同小区的信号时,将所述第一下行信号和第二下行信号合路后作为向覆盖区域中的移动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
当所述第一下行信号和第二下行信号为来自同一小区的信号时,将所述第一下行信号和第二下行信号中功率较强的信号选择为向覆盖区域中的移动终端发送的下行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90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盖结构及采用此结构的电子装置
- 下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超低功耗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