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黑曲霉菌株及其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88566.3 | 申请日: | 2009-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1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 发明(设计)人: | 高秀华;王海燕;张铁涛;丁宏标;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9/42;C12N9/26;A23K1/165;C12R1/68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 畅;任凤华 |
| 地址: | 100081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曲霉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黑曲霉菌株及其应用,特别涉及一种黑曲霉菌株及其制备酶制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酶制剂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生物催化剂可以提高畜禽和水产动物的生产性能;通过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酶制剂能够提高饲料原料特别是非常规饲料原料的利用率,开发新的饲料资源,对缓解饲料资源短缺具有巨大的作用;同时,酶制剂通过提高营养物质特别是氮和磷的消化利用,可以有效的减少由于饲料中某些营养成分大量排放造成的养殖业环境污染。因此,饲料酶制剂一直是近年来国内外动物营养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生物技术在饲料工业和养殖业应用最活跃的领域。
因为每一种酶都具有专一性,所以在饲料工业中一般不单独添加某一种酶制剂,而是添加复合酶制剂。在发达国家,大多通过单一酶复配的方法制备复合酶制剂,存在成本高、酶系不全,难以满足复杂的饲料成分的需要。我国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是对单一菌株进行固态发酵来生产复合酶。固态发酵的底物基本上都是农副产品(主要是麦麸、豆粕等),廉价易得,底物的诱导效应使得发酵产生的酶系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其在饲料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往往优于液态发酵生产的酶;发酵所需要的设备简单、生产耗能低;后处理简单,发酵产物无需提取等复杂的后处理即可直接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曲霉菌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黑曲霉菌株,为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A46。
上述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A46,已于2009年06月0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委理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保藏号为CGMCC №.3084。
该菌株在察氏培养基上生长迅速,25℃培养7天直径达40-50毫米,菌落蔓延迅速,初为白色,后变成淡黄色、浅棕色直至黑褐色厚绒状,边缘圆形、整齐;菌落正面有大量的分生孢子,褐黑色,无渗出液;菌落背面无色或中央略带黄褐色。
本发明提供的黑曲霉菌株的应用是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A46CGMCC№.3084在制备复合酶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制备动物饲喂用复合酶中的应用。所述复合酶中包括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淀粉酶和β-甘露聚糖酶。
所述制备复合酶的方法是将黑曲霉菌株A46CGMCC №.3084进行固体发酵得到含复合酶的产物。所述制备复合酶的方法是将黑曲霉菌株A46CGMCC№.3084的孢子悬浮液接种于固体发酵培养基上于28-32℃、85%相对湿度条件下培养3-4天,将获得的发酵产物在40-45℃鼓风干燥,粉碎,得到发酵产物饲用复合酶。
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含有麦麸75%、玉米芯粉10%、豆粕粉10%、(NH4)2SO43%、KH2PO42%,培养基含水量为50%;所述百分含量为质量百分含量。
所述黑曲霉菌株A46CGMCC №.3084的孢子悬浮液的获得方法为:
1)将黑曲霉菌株A46CGMCC №.3084接种至察氏培养基(蔗糖3.0%、NaNO30.3%、K2HPO40.1%、MgSO4·7H2O 0.05%、KCl 0.05%、FeSO40.001%、琼脂2.0%,自然pH,经121℃灭菌30min,所述百分含量(%)为质量百分含量)或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培养基(PDA)上,28-30℃培养4天获得一级种子;
2)将一级种子接种至三角瓶固体培养基(培养基含有麦麸75%、玉米芯粉10%、豆粕粉10%、(NH4)2SO43%、KH2PO42%,培养基含水量为50%;所述百分含量为质量百分含量),28-30℃培养3-4天至形成大量黑褐色孢子,加入无菌水浸泡、充分振荡制成黑曲霉菌株A46CGMCC №.3084孢子悬浮液。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动物饲喂用复合酶制剂,其活性成分为黑曲霉菌株A46CGMCC №.3084的发酵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85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过载保护功能的电源开关
- 下一篇:丙酰胺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