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文稿倾斜角度检测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6666.2 | 申请日: | 200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4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立;纪延瑶;袁梦尤;六尾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方正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1/387 | 分类号: | H04N1/387;H04N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稿 倾斜 角度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文稿倾斜角度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文稿倾斜角度检测最常见的方法为直线拟合方法和哈夫(Hough)变换方法。直线拟合方法是通过找到一系列的点对(x,y)来拟合出一条直线,通过该直线的斜率就可以得到倾斜角度。Hough变换方法是指检测图像中最长的直线,然后根据直线的斜率得出倾斜角度,该方法应用的前提是图像中有较长的直线,并且直线斜率和文稿倾斜角度是一致的。
现有技术往往是针对软件实现,对于硬件实现来说,算法复杂性较高且硬件成本较大。同时需要依赖一些特殊条件,比如Hough变换检测倾斜角度,该方法需要得到整个文稿的边框信息,从边框中检测出直线,然后得出倾斜角度;如果文稿没有边框信息,Hough变换检测的结果将难以保证。而直线拟合的方法则要依赖同行检测的结果,也就是必须是同一行的字符计算出来的结果才有可能准确。
现有技术中也提出了其它文稿倾斜角度检测的方法,如依据部分图像的倾斜角度确定文稿图像的倾斜角度,而这种方法由于缺乏对整个图像的分析,因此难以保证精度。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依据部分图像的倾斜角度确定文稿图像的倾斜角度的方法需要对图像扫描两次,导致缓冲数据量较大,速度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文稿倾斜角度检测的方法和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依据部分图像的倾斜角度确定文稿图像的倾斜角度的方法需要对图像扫描两次,导致缓冲数据量较大,速度较慢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文稿倾斜角度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扫描文稿得到当前连通域,更新缓冲区;
根据更新后的缓冲区内连通域计算斜率,更新斜率数组;
判断文稿是否扫描结束;
当文稿扫描结束时,依据斜率数组中贡献度最大的斜率,
计算得到文稿的倾斜角度,
否则,继续扫描文稿。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文稿倾斜角度检测的装置,包括:
扫描模块,用于扫描文稿得到当前连通域(block),更新缓冲区;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扫描模块得到的缓冲区内的所有连通域计算斜率,更新斜率数组;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扫描模块扫描文稿是否结束;
滤波模块,用于当文稿扫描结束时,依据斜率数组中贡献度最大的斜率,计算得到文稿的倾斜角度。
上述实施例通过扫描一次文稿,将按照扫描方向扫描文稿得到当前连通域,更新到缓冲区后计算得到连通域的斜率数组,最后依据斜率数组中贡献度最大的斜率,计算得到文稿的倾斜角度,降低了缓冲数据量,从而加快了检测文稿倾斜角度的速度,提高了文稿倾斜角度检测的精度,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依据部分图像的倾斜角度确定文稿图像的倾斜角度的方法需要对图像扫描两次,导致缓冲数据量较大,速度较慢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文稿倾斜角度检测的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连通域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计算两个连通域之间斜率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当缓冲区已满时计算斜率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当缓冲区未满时计算斜率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文稿倾斜角度检测的方法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文稿倾斜角度检测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文稿倾斜角度检测的方法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S102,扫描文稿得到当前连通域,更新缓冲区的尺寸;
S104,根据更新后缓冲区内的连通域计算斜率,更新斜率数组;
S106,判断文稿是否扫描结束,当文稿扫描结束时,执行步骤S108,否则,重新执行步骤S102;
S108,依据斜率数组中贡献度最大的斜率,计算得到文稿的倾斜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方正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京瓷美达株式会社,未经北京大学;方正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京瓷美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66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