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应变测量的复合材料轴重称载荷识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2637.0 | 申请日: | 2009-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9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于东;张博明;莫淑华;姜彭;金龙学;赵琳;孙新杨;杨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G3/12 | 分类号: | G01G3/12;G01G19/02;G01G19/03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吴振刚 |
地址: | 150001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应变 测量 复合材料 轴重称 载荷 识别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基于应变测量的复合材料轴重称载荷识别方法。
(二)背景技术
结构受到载荷作用的直接结果就是产生变形,当这种变形在一定限定范围内时,就可以将变形量作为衡量载荷的参数。结构应变是一种容易测量量,通过对称体结构关键部位的应变测量,根据力学模型反算出载荷的位置及大小,进而实现轴重称的称量功能。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应变测量的复合材料轴重称载荷识别方法,其特征为:一个轴重称由两块复合材料称体组成,两个称体对汽车车轮载荷的测量是同时进行的;每个称体通过三个应变传感器测量结构变形,三个传感器等间距布置,间距需大于载重汽车轮胎的轮辐宽度;通过应变测量结果反算载荷位置及大小,反算载荷大小是建立在简直梁力学模型基础上的,反算载荷位置是反算载荷大小的基础,判断出位置后,才能依据简直梁模型中,不同位置的计算公式,反算载荷。
(四)附图说明
图1为简支梁结构加载位置1受力分析图之1;
图2为简支梁结构加载位置1受力分析图之2;
图3为简支梁结构加载位置1受力分析图之3;
图4为简支梁结构加载位置2受力分析图之1;
图5为简支梁结构加载位置2受力分析图之2;
图6为简支梁结构加载位置2受力分析图之3;
图7为简支梁结构加载位置3受力分析图之1;
图8为简支梁结构加载位置3受力分析图之2;
图9为简支梁结构加载位置3受力分析图之3;
图10为均布载荷向集中载荷的等效受力分析图;
图11为当ε2>ε1并且ε2>ε3时,车轮位置判断分析图A;
图12为当ε2>ε1并且ε2>ε3时,车轮位置判断分析图B;
图13为当ε2>ε1并且ε2>ε3时,车轮位置判断分析图C;
图14为当ε1>ε2>ε3时,车轮位置判断分析图A;
图15为当ε1>ε2>ε3时,车轮位置判断分析图B;;
图16为当ε1>ε2>ε3时,车轮位置判断分析图C;;
图17为当ε3>ε2>ε1时,车轮位置判断分析图A;
图18为当ε3>ε2>ε1时,车轮位置判断分析图B;
图19为当ε3>ε2>ε1时,车轮位置判断分析图C。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从应变反算载荷
根据FBG传感器通过加载到传力结构上达到对外部压力的感应和测量的原理,当纵向分布载荷力作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梁结构时,由纯弯曲理论知梁的弯曲变成了对FBG传感器的横向拉伸力,这种横向拉伸力称之为横向力。在工程实际中,受弯构件的特点是承受垂直于其轴线的外力,或在其轴线平面内作用有外力偶矩。受力后直的轴线变成了曲线,这种变形称为弯曲变形。为推导载荷识别算法,将称体结构简化为简支梁,其一端为固定铰支约束,另一端为可动铰支约束。
由于载荷的变化及传感器位置的影响,整个梁上各截面的剪力和弯矩有时不能由一个函数描述,这样就要分情况加以考虑。为了计算载荷大小首先粘贴两个FBG传感器,假设简支梁长为1,以简支梁的固定铰支端为坐标原点,两个传感器距坐标原点分别为x1和x2,其中(x1<x2),载荷F的加载位置为x。根据载荷的变化及传感器铺设位置,将分以下三种情况考虑。
1)载荷F加载到两个传感器之间(x1<x<x2)
简支梁结构和载荷F的加载位置及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
由材料力学知,支反力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26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烟嘧磺隆与二氯吡啶酸的除草剂组合物
- 下一篇:分体空调的室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