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失模精密复合铸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5372.1 | 申请日: | 200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0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姚万林;王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神牛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C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爱军 |
地址: | 451282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失 精密 复合 铸造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消失模精密复合铸造方法。
二、背景技术:
传统熔模铸造又称失蜡铸造,铸造产品往往比较精密、复杂,接近于零件最后形状,可不加工或很少加工就可直接使用,是一种近净成形的先进工艺。其工艺流程一般为:制作模具压制熔模、取出熔模组合模组、将模组浸入涂料桶上涂料、撒砂、型壳干燥,重复上涂料、撒砂和干燥数次,形成一定厚度的型壳,脱除型壳中的蜡,然后进行型壳焙烧、浇注金属液、脱壳和清理。该工艺由于需要制作金属模具,所以适合一些较大批量的产品生产。可是在实际生产中有些产品订单很少,比如10件以内,这样的话,产品价格还没有生产所用模具的价格费用高。如果采用其它铸造工艺制作,比如消失模铸造,虽然可以手工制作模型,不用制作金属模具,可是在浇注过程中由于不是空腔重力浇注,产品内部质量肯定不如精密铸造,特别是铸钢件,而且外观质量也达不到精密铸造产品的表面质量。
申请号为200810140165.3的申请公开了一种不锈钢、碳钢精密铸造面层型壳的制造方法,生产步骤为:(1)配制耐火涂料,(2)面层型壳的制备,(3)面层型壳的干燥。该方法粘结层采用80~100目的莫来砂,降低了生产成本;在耐火涂料的配制中,硅胶液中配入了适量的润湿剂和消泡剂,并使用了锆英粉,所以改变了型壳的性能,使型壳透气性良好;由于耐火涂料的流速控制为38~45s,因此铸件面粗糙度数值低。该方法中的型壳属于传统的精密铸造方法,铸造时仍需使用金属模具制作蜡模,然后利用制壳浇注方法进行浇注。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铸造方法的缺点,提供一种不需制作金属模具、生产成本低、而铸造产品质量高的消失模精密复合铸造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消失模精密复合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做成模型,组合浇注系统;
(2)模型表面涂刷表面修复剂;
(3)制作型壳,包括表面层型壳的制作、过渡层型壳的制作和背层型壳的制作:
将模型置于预湿剂中2~3秒后,捞出,然后浸入放有表面层涂料的容器中,旋转模型,使模型均匀附上涂料,取出,撒上锆英砂,干燥4~6h,制得表面层型壳;然后按与表面层型壳相同的制作方法浸涂过渡层涂料,撒砂,干燥8~12h;过渡层用砂为莫来石砂和高铝砂,然后再经上涂料、撒砂、干燥,如此重复3-8次,制得过渡层型壳;再按与表面层型壳相同的制作方法浸涂背层涂料、撒砂、干燥,制作型壳背层,背层用砂为高铝砂,干燥12~16h,制得背层型壳;最后用背层涂料封浆,再干燥14~18h;
(4)将制得的型壳在温度950-1050℃时进行焙烧,并在此温度下保温30-60min;
(5)将金属液浇入型壳中即形成铸件。
所述表面修复剂为石蜡或其他市售产品。
所述表面层涂料组成为:10kg硅溶胶、36~40kg锆英粉、润湿剂16ml、消泡剂12ml,密度为2.7~2.8g/cm3,涂-4粘度为36~38s;所述过渡层涂料组成为:10kg硅溶胶、17~19kg莫来石粉,密度为1.82~1.85g/cm3;涂-4粘度为28~30s;所述背层涂料组成为:10kg硅溶胶、14~15kg莫来石粉,密度为1.81~1.83g/cm3;涂-4粘度为18~24s。
所述锆英粉的粒度为320目,莫来石粉的粒度为200目;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所述消泡剂为二甲基硅油消泡剂。
所述硅溶胶中SiO2重量百分含量为30%;所述预湿剂为25%的硅溶胶。
所述表面层型壳中锆英砂的粒度为100~120目,所述过渡层用砂中莫来石砂的粒度为30-60目、16-30目两种,高铝砂的粒度为10-20目,撒沙时先用细沙,再用粗砂,所述背层高铝砂的粒度为8-10目。
所述表面层型壳干燥是在温度22~25℃、湿度为50~70%无风条件下进行;所述过渡层型壳干燥是在温度22~25℃、湿度为40~60%条件下进行;所述背层型壳和用背层涂料封浆后的干燥是在温度22~25℃、湿度为40~60%、风速为6~8m/s条件下进行。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神牛铸造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神牛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53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