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电线路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测量方法及其仪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63596.9 | 申请日: | 2009-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0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 发明(设计)人: | 谭进;袁明仁;范冕;杜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27/20 | 分类号: | G01R27/20;G01R27/08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和平 |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 线路 杆塔 冲击 接地 电阻 测量方法 及其 仪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测量方法及相关仪器。具体的说是一种易于携带、操作方便、测量准确、抗干扰强的冲击接地电阻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提出之前,本领域对冲击接地电阻的测量与计算有以下几种方法:
1.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具体接地装置建立数学物理模型,通过解偏微分方程或者差分方程,从而计算求出该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建立数学物理模型困难,求解复杂繁琐,而且不同的接地装置有不同的数学物理模型,通用性差,结果无法验证。
2.进行模拟试验,主要针对集中接地体,而且其尺寸小,不能完全模拟真实情况。
3.利用测量得到的工频接地电阻乘以冲击系数,求出冲击接地电阻,由于是利用间接手段求出冲击接地电阻,其结果的可靠性较差。
4.根据经验公式进行估算,虽然计算简单方便,但其缺点是准确性低,只能用于估算。
对应于以上几种测量与计算方法,目前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设计的冲击接地电阻测量仪器,产生的冲击电流幅值大多在5A以下,信噪比不高,测量精度不高,主要用作试验研究,尚不具备工程推广应用的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重量轻、体积小,方便工作人员携带至野外进行实地测量,准确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输电线路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测量方法及其仪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输电线路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一个冲击电流发生器产生一个入射电流注入大地,并通过数据采集装置采集杆塔接地体的电压和电流,再用MCU控制板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线性放大计算,求出接地体在标准雷电流作用下的电压响应,得到等效的电压um、电流峰值im,最后根据工程定义公式Rch=um/im,求出该杆塔冲击接地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入射电流幅值为80~100A。
为实现上述方法而专门设计的输电线路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测量仪,它包括由:电流极引线接线头H 1和H2、接地装置接线头H3和H4、可控硅A、充电板B、倍压发生器C、电压采集板D、电流采集板E、电池F和主控板G组成,其中电流极引线接线头H 1与充电板B和倍压发生器C连接后接到主控板G上形成充电回路,可控硅A串联进该电路控制充放电的断接,电压采集板D连接电压极引线接线头H2和接地装置接线头H3后,再接到主控板G上,电流采集板E连接电流极引线接线头H 1和接地装置接线头H4后,再接到主控板G上,电池F直接连到主控板G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F)为整个测量系统供电。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充分显示其优越性在于:
重量轻、体积小,方便工作人员携带至野外进行实地测量,准确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输电线路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测量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输电线路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测量仪的电路集成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流极引线接线头H 1电流极引线接线头H2电流极引线接线头H3电流极引线接线头H4可控硅A 充电板B 倍压发生器C 电压采集板D 电流采集板E 电池F主控板G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输电线路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测量方法的核心部分包括:冲击电流发生器、高速数据采集板、MCU控制板和和数据显示四部分。工作时,通过冲击电流发生装置产生一个测量用的冲击电流注入大地,由数据采集装置即时采集到分压器、分流器上的电压、电流分量,并传送到MCU控制板,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线性放大计算,求出接地体在标准雷电流作用下的电压响应,得到等效的电压um、电流峰值im,最后根据工程定义公式Rch=um/im,求出该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得到目的数据,最后通过显示装置将计算结果显示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35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