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高效节能螺旋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1803.7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7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正启 |
主分类号: | B63H1/14 | 分类号: | B63H1/14;B63H1/20;B63H1/2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冬玲 |
地址: | 443000湖北省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螺旋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桨的改进,特别是一种船用高效节能螺旋桨。
背景技术
螺旋桨是船舶前进的推进装置,它的工作效率是影响船舶航行速度的主要因素。当船舶航行,螺旋桨呈工作状态时,浆榖后面的区域产生一个低压区,它与螺旋桨浆榖前面的高压区之间形成一个明显的压力差,这个压力差的差值越大,船舶航行的形状阻力也越大,有效能量转换效率越低。现有的各种船用节能螺旋桨基本上都在叶片上进行改造,如专利号为CN 99112360.3的名称为“高效轮式螺旋桨”的发明专利,其技术方案是“在每一片桨叶的桨尖上固定安装由边条相连的叶尖片”,利用叶尖片减小阻力以提高螺旋桨的效率,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减少叶端能量损失,一定程度上提高螺旋桨效率,但是并不能消除船舶航行时的压力差,使螺旋桨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消除船舶航行时螺旋桨浆榖前面和后面之间的压力差,使螺旋桨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的船用高效节能螺旋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用高效节能螺旋桨,包括浆榖和与浆榖连接的桨叶,浆榖上设有至少一个连接浆榖前端环面和浆榖后端环面的连通孔。
所述的连通孔后端的孔径大于前端的孔径。
所述的浆榖前端环面两连通孔之间设有一凹槽。
所述的凹槽从一端向另一端宽度递增,深度递减。
所述的浆榖上设有重量减轻孔。
所述的桨叶叶面的宽度大于叶背的宽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船用高效节能螺旋桨,由于在浆榖上设有至少一个连通孔,当螺旋桨工作时,桨榖前面高压处的水就能通过连通孔直接进入桨榖后面低压区,使两区相连,低压区的压力提升,从而两区之间的压力基本相平衡,极大地提高了螺旋桨的效率;连通孔后端的喇叭型形状可使流出此孔的水与直线水流发生碰撞形成水流作用于桨叶随边的斜平面上,从而形成推动螺旋桨桨叶运转的辅佐力量;两连通孔之间的凹槽的形状从一端浅而宽过渡到另一端窄而深,这样的形状可以使通过凹槽进入连通孔内的水旋转起来,能增大流入连通孔内水的压力;重量减轻孔有减轻螺旋桨重量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浆榖1和与浆榖1连接的桨叶2,浆榖1上设有至少一个连接浆榖前端环面3和浆榖后端环面4的连通孔5。
所述的连通孔5后端的孔径大于前端的孔径。
所述的浆榖前端环面3两连通孔5,5′之间设有一凹槽6。
所述的凹槽6从一端向另一端宽度递增,深度递减。
所述的浆榖1上设有重量减轻孔7。
所述的桨叶2叶面的宽度大于叶背的宽度。
将此螺旋桨通过安装孔9装在船头,当螺旋桨工作时,浆榖前端环面3高压区的水通过连通孔5直接进入浆榖后端环面4低压区,使两区相连,低压区的压力提升,从而两区之间的压力基本相平衡,形状阻力消除;连通孔5的后端呈喇叭型,从此后端流出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桨叶随边8的方向运动,与直线水流发生碰撞形成的水流作用于桨叶随边的斜平面上,到了推动桨叶2旋转的作用;通过凹槽6的水旋转地进入连通孔5,能增大流入连通孔5水的压力,从而增加对桨叶2的推力;重量减轻孔7可减轻螺旋桨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正启,未经李正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18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登机桥及其控制电路
- 下一篇:自行车支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