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吸油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0231.0 | 申请日: | 2009-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7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何琦;刘海东;刘红文;杨鸣波;段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62;C08G18/67;C08G18/32;C08G18/48;C08G18/42;C08L83/07;C08L83/05;C08K9/04;C09K3/32;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赵丽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吸油 聚氨酯 泡沫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吸油聚氨酯泡沫,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按如下重量份配比组成的组分:
异氰酸酯 20-40份
多元醇 35-60份
催化剂 0.5-3份
泡沫稳定剂 0.5-3份
发泡剂 5-10份
开孔剂 2-10份
阻燃剂 5-20份
硅橡胶球形微粉 5-15份
偶联剂 0.5-2份
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所述多元醇为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端羟基聚丁二烯苯乙烯、饱和异戊二烯系多元醇、不饱和异戊二烯系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
所述催化剂选自叔氨类催化剂与有机金属类催化剂的组合,或叔氨类催化剂与复合催化剂的组合,且叔氨类催化剂与金属类或复合催化剂组合的质量比为1~5/1;
所述泡沫稳定剂为有机硅类化合物;
所述发泡剂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所述开孔剂为市售产品C-18、C-25、G-X880、Q100-A或GX-881;
所述偶联剂为市售产品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或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阻燃剂为经过处理的可膨胀石墨;
所述硅橡胶球形微粉由乙烯基硅油与含氢硅油在催化剂Pt四氢呋喃络合物或Pt甲基乙烯基硅油络合物的作用下,经充分混合后,于加有乳化剂SP-80或T-80的水中乳化1min,然后再于为油相原反应液3~5倍体积的90-100℃沸水中反应固化3~5h,直到粒子完全固化,经过滤和干燥处理后得到;
所述乙烯基硅油与含氢硅油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5~98%、2~5%;
所述Pt络合物催化剂于反应混合物中的加入量为1~20ppm;
所述乳化剂在水中的质量分数为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吸油聚氨酯泡沫,其特征在于重量份配比为:
异氰酸酯 32份
多元醇 50份
催化剂 1.2份
泡沫稳定剂 1.5份
发泡剂 8份
开孔剂 6份
阻燃剂 12份
硅橡胶球形微粉 9份
偶联剂 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吸油聚氨酯泡沫,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多元醇是由有机二元羧酸、酸酐或酯与多元醇缩合或酯交换或由内酯与多元醇聚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吸油聚氨酯泡沫,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酸是指苯二甲酸、苯二甲酸酐、己二酸或卤代苯二甲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吸油聚氨酯泡沫,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是指乙二醇、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或三羟甲基丙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吸油聚氨酯泡沫,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选自市售产品N-115、N-210、N-220、N-330、N-3346、N-3356、N-204或N-330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吸油聚氨酯泡沫,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市售产品A-1、A-33、A-4、A-400、A-300、A-107、TEDA-33或TEDA-38与T-9、T-22或D-19之间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吸油聚氨酯泡沫,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稳定剂为市售产品L580、L600、L568、L618、SC155、SC154或Y10901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未经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02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组份水溶性绝缘磁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香豆素-7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