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二代身份证的可移动识别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9116.1 | 申请日: | 200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3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安朗电气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G06K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二代 身份证 移动 识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动识别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二代身份证的可移动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二代身份证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二代身份证的芯片内已经存在了身份证件的相关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地址、发证机关、有效期限等,因此对二代身份证的阅读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基于二代身份证的识别装置均为采用公安部认可的基于安全模块的识读芯片完成,一般都是与电脑或者专用的一个识读设备进行处理,在具体应用中存在以下缺陷:1、一是必须与电脑相联,移动不是很方便;2、二是基于移动设备PDA上的脱机识读器,虽可进行有效的识读,但其设备成本较高;3、目前的二代身份证阅读器的功能单一,只能阅读二代身份证,无法对执证人及其现场进行对照(该功能目前仅能由人为完成),无法提留执证人的现场头像资料,因此只能作为一个二代证件的信息阅读功能,不能真正地满足当前的移动办公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解决上述问题,可现场读取和对比二代身份证信息的基于二代身份证的可移动识别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主要由移动智能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壳体、RFID射频天线和摄像头组成,其特征在于:移动智能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设置在壳体内,RFID射频天线经绕制后封装在移动智能终端装置的壳体上,摄像头设置在壳体背面,形成一体式可移动识别装置,其中,移动智能终端装置是手机或PDA,移动智能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主要由移动智能终端装置的芯片组、二代身份证的识读芯片和摄像头的识读芯片集成,通过总线协议相连接,二代身份证的识读芯片只识读的卡片为ISO14443 TYPE B,因此其工作的频率不会对移动智能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造成干扰,二代身份证的识读需要RFID射频天线支持,二代身份证的识读芯片直接与RFID射频天线相连,以完成对二代证的识读操作,移动智能终端装置的智能芯片组通过通信协议读取二代身份证的识读芯片中的数据,达到对二代身份证的有效识读,摄像头的象素在130万其及以上,摄象头与摄象头的识读芯片相连,移动智能终端装置的智能芯片组通过通信协议读取摄象头的识读芯片经摄像头采集到的摄象头图象数据,然后进行显示与存储处理,达到设计目的。
经由本发明的实施,将二代身份证的基于安全模块的识读模块与现有的移动智能终端装置相结,充分利用了移动智能终端装置的无限移动性的,同时,还可对二代身份证的识读的必要性、准确性进行验证。
经由本发明的实施,移动智能终端装置设置摄像头即可对工作现场、票证、执证人的头像进行实时的拍照或者录相以作为存根,必要时可对执证人的头像与二代身份证内的头像进行比对,以达到防止非法人执有他人证件的情况发生。
经由本发明的实施,还利用移动智能终端装置的上网功能,将二代身份证的识读信息与摄像头提留的现场信息自动与系统进行验证,完全满足移动办公的需要,可应用于各行各业对证件与现场图像的跟踪与反馈处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中,1 壳体、2 RFID射频天线、3 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所示,本发明主要由壳体(1)、RFID射频天线(2)、摄像头(3)和移动智能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移动智能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设置在壳体(1)内,RFID射频天线(2)经绕制后封装在移动智能终端装置的壳体(1)上,摄像头(3)设置在壳体(1)背面,形成一体式可移动识别装置,其中,移动智能终端装置是手机或PDA,移动智能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主要由移动智能终端装置的芯片组、二代身份证的识读芯片和摄像头的识读芯片集成,通过总线协议相连接,二代身份证的识读芯片只识读的卡片为ISO14443 TYPE B,因此其工作的频率不会对移动智能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造成干扰,二代身份证的识读需要RFID射频天线(2)支持,二代身份证的识读芯片直接与RFID射频天线(2)相连,以完成对二代证的识读操作,移动智能终端装置的智能芯片组通过通信协议读取二代身份证的识读芯片中的数据,达到对二代身份证的有效识读,摄像头(3)的像素在130万其及以上,摄象头(3)与摄象头的识读芯片相连,移动智能终端装置的智能芯片组通过通信协议读取摄象头的识读芯片经摄像头(3)采集到的摄象头图象数据,然后进行显示与存储处理,达到设计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安朗电气自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安朗电气自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91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盘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装置
- 下一篇: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