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2448.7 | 申请日: | 200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3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富强;吕旭杰;吴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G23/053 | 分类号: | C01G23/053;H01G9/20;B01J21/06;B01J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5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稳定的钛前驱体溶液,通过旋涂或浸渍提拉法在衬底上制备二氧化钛湿膜,最后干燥热处理得到二氧化钛薄膜。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钛前驱体溶液中加入掺杂离子溶液进行金属离子掺杂。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制稳定的钛前驱体溶液包括钛前驱物、碱溶液和过氧化氢中,钛前驱物∶碱溶液∶过氧化氢为摩尔比(0.1~100)∶1∶(0.1~10)。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中碱溶液包括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锂溶液、氢氧化铯溶液、氨水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溶液。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钛前驱物采用单质钛、二氧化钛、氢氧化钛,正钛酸、偏钛酸、硝酸钛、硫酸钛、钛黄、卤化钛、羧酸钛或钛醇盐。
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底包括普通玻璃,石英玻璃,硅衬底,各种金属、陶瓷、有机衬底,以及FTO、ITO、AZO、ZnO:B、ZnO:Ga、ZnO:In、Cd2SnO4、Zn2SnO4、TiO2:Nb、SrTiO3:Nb、CuS、CuAlO2或CuAlS2透明导电玻璃。
7.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的条件为150~1000℃热处理1~24小时。
8.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掺杂离子浓度范围在0.01~30%。
9.按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掺杂离子包括Nb、Ta、Fe、Ni、Co或Mn。
10.按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掺杂离子溶液加入的金属盐包括可溶性硝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羧酸盐、草酸盐或卤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24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