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8861.6 | 申请日: | 200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4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安丰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创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54 | 分类号: | C07C69/54;C07C67/03;C08K5/103;B01J27/055;B01J23/02;B01J27/236;B01J27/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151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丙烯酸 乙二醇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产品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 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是一种重要的交联剂,用于制造有机玻璃可提高其 耐热性、抗溶剂性和抗银纹性;还广泛用作橡胶、塑料的助交联剂;橡胶、塑 料的改性剂,用于制造塑性溶胶涂料、感光树脂、胶粘剂、光学材料、牙科材 料、油墨等。
现有技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合成工艺主要有酯化法和酯交换法。
DE 272067中介绍了MMA(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乙二醇进行酯交换反应 的合成工艺,催化剂为K2CO3,加热反应后,羟基转化率为92%,产物中二甲 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摩尔分率为84%,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摩尔分率为16%。
JP 2002003444中介绍了MMA与多羟基醇合成甲基丙烯酸酯的过程,催化 剂为四醇钛。
DE 2524930中介绍了甲基丙烯酸酯与醇的酯交换过程,所用催化剂为 KCN,阻聚剂为4-HOC6H4OCH3和N,N-二苯基联苯胺。
JP 07188108中介绍了通过酯交换过程制成了二甲基丙烯酸酯,催化剂为有 机锡催化剂。
WO 2001064615中介绍了甲基丙烯酸酯与醇的酯交换过程,所用催化剂为 第2族和第5族金属。
US 6008404中介绍了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与醇类进行的酯交换反应,催化剂 为碱金属醇盐,阻聚剂为溴盐类。
CN 1127745中介绍了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制造方法,催化剂为有机锡类, 阻聚剂为氮氧自由基类。
EP 663386中介绍了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催化剂为含锡化合物。
EP534666中介绍了甲基丙烯酸酯酯交换催化剂为Ca或Ba和Li的硝酸盐 类。
US 4983761中介绍了甲基丙烯酸酯与多元醇类的酯交换过程及分离过程。
US 5183930中介绍了酯交换所用催化剂为金属醇盐。
US 6541658中介绍了甲基丙烯酸酯类的酯交换过程,所用的催化剂为a) 碱金属氰酸盐或硫氰酸盐,b)碱土金属氧化物,碱金属氢氧化物或卤化物,二 者的混合物。
上述专利中多是有关甲基丙烯酸酯类与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甲基丙烯 酸高级醇酯类,具体到MMA与乙二醇的酯交换反应生成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 酯的较少。酯交换反应催化剂种类较多,且各不相同,有硫酸,对甲苯磺酸, 碱金属盐类,金属醇盐类,碱金属氰酸盐或硫氰酸盐,有机锡等;阻聚剂也分 为几种,如对苯二酚、4-HOC6H4OCH3和N,N-二苯基联苯胺、溴盐类、氮 氧自由基类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二甲基丙烯酸乙 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二甲基丙烯酸乙二 醇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乙二醇为原料,在催化剂和阻聚剂存在的条件下, 采用反应精馏酯交换工艺进行反应,把反应生成的甲醇通过共沸精馏及时移 走,得到含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反应产物;所述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乙二 醇的用量摩尔比为3.5~6.5∶1;所述的催化剂的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 0.1%~5.0%,所述的阻聚剂的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0.05%~0.5%;
B、将步骤A所得反应产物在减压条件下蒸馏,脱除过量的甲基丙烯酸甲 酯后,再脱除催化剂和阻聚剂,得到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产品。
所述的催化剂选自A类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和B类催化剂中的一种,A类 催化剂包括氰酸钾、氰酸钠、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钠、氯化钾、 氯化钠、硫酸钾、硫酸钠、硫氰酸钾和硫氰酸钠,B类催化剂包括钡、镁、钙、 锂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所述的阻聚剂选自A类阻聚剂中的一种或/和B类阻聚剂中的一种,A类 阻聚剂包括对苯二酚、2,6-二硝基对甲酚(DNPC)、2-仲丁基-4,6-二硝基苯酚 (DNBP)和对叔丁基邻苯二酚;B类阻聚剂包括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 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氮氧自由基和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亚 磷酸三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创化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创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88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温器
- 下一篇:井下水煤分离脱水振动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