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止咳祛痰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8132.0 | 申请日: | 2009-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2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胡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惠平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1/10;A61P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止咳 祛痰 作用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止咳祛痰作用的中药组合物,以及该组合 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咳喘是肺系疾患的常见病症,为我国患病率最高的病症之一。国内的普查资料显示:其 发病率为5~7%,患病者多达8000余万;50岁以上者高达15~24%,其中约有3~5%的患者因 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遗留长期咳喘之证而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原性心脏病, 导致患者丧失生活和劳动力,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故为广大咳喘患者研制新的有 效中成药是我们中医药科研人员责无旁待的任务之一。
祖国医学认为咳喘之证多累及肺胃两经。《素问·咳论》谓咳喘皆“聚于胃,关于肺”, 即言肺外合皮毛,外邪从皮毛口鼻而入于肺;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静脉贯膈入肺,所以里 之病变,皆可从胃脉上传于肺。从病因而言,肺为华盖,虚如蜂窝,吸之则满,呼之则虚, 只受脏腑上朝之清气,禀清肃之体,性主乎降,最喜清凉,不耐寒热,受不得一分邪气,凡 六淫之气,一有所蓄即能致病,故《医学三字经》说“肺如钟,撞则鸣”,无论内外之邪,疾 聚于肺,均致肺失宣降而为咳为喘。
中医治疗咳喘历史悠久,理论阐述深刻,有效方药不胜枚举,但由于罹患咳喘者众多, 纵有诸多治疗咳喘的中成药面市,仍不能满足广大病患者需求,因此,我们将经长期临床实 践,总结出治疗咳喘的有效经验方,制成合剂为更多的咳喘患者解除病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止咳祛痰作用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 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组合物技术方案如下:
矮地茶8-12份 枇杷叶8-12份 麻 黄0.5-4份
苦杏仁3-7份 薄 荷3-7份 陈 皮1-5份
竹茹1-5份 鱼腥草8-12份 炙甘草o.5-3份
本发明的组合物优选技术方案如下:
矮地茶9-10份 枇杷叶9-10份 麻 黄1-2份
苦杏仁4-5份 薄 荷4-5份 陈 皮3-4份
竹 茹3-4份 鱼腥草9-10份 炙甘草1份
本发明的组合物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以上九味,矮地茶、苦杏仁、薄荷、陈皮、鱼腥草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 集;药渣与枇杷叶、麻黄、竹茹、炙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和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入乙醇使沉淀,静置,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 至无醇味,加入挥发油和调味剂,调整总量,搅拌,滤过,灌装,灭菌,即得合剂。
矮地茶、苦杏仁、薄荷、陈皮、鱼腥草提取挥发油,并用β环糊精包合备用,蒸馏后的 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枇杷叶、麻黄、竹茹、炙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合并 煎液,滤过,滤液和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入乙醇使沉淀,静置,取上清液 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β环糊精包合物、糊精,制粒,干燥,包装,即得颗粒剂。
上述制备方法中,矮地茶、苦杏仁、薄荷、陈皮、鱼腥草是加10倍量水,蒸馏3小时, 获得挥发油的。
上述制备方法中,药渣与枇杷叶、麻黄、竹茹、炙甘草加10倍量水,煎煮二次。
上述制备方法中,滤液和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08-1.16,加乙醇沉 沉至含醇量达65%,静置24小时。
本发明的优点:
本组合物以矮地茶、枇杷叶为君药,其性平和,入肺经,既清宣肺气,止咳祛痰,又避 免性味太偏,有损娇脏之弊,而收宣降肺气,归于和平之功;同时臣以麻黄、薄荷、苦杏仁 宣达皮毛,肃降肺气,以止咳平喘;以及陈皮、竹茹清降肺胃之气,和中化痰,蠲除水饮; 佐以鱼腥草清解肺热;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统观全方,寒温并用,辛凉清润而无燥热之 弊,宣降肺气而无攻伐之过,以维持肺脏之阴阳平衡,宣降协调,既达到清宣肺气,止咳、 祛痰、平喘之功又照顾了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喜润恶燥之特点。
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本发明组合物是针对咳嗽气喘的表证、实证、热证和表 寒里热证而设。本组合物能主治感冒咳嗽,风热、痰热咳喘痰多,表寒里热咳嗽气喘等证。 可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中医辨证为风热、痰热、表寒里热型咳喘 之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惠平,未经胡惠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8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