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试验样本CT扫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5758.6 | 申请日: | 2009-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2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赵俊;俞培春;奚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验 样本 ct 扫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的方法,具体地说,涉及的是一种多试验样本CT扫描方法。
背景技术
CT扫描过程是这样的:X射线源在一点发射X射线,穿过被成像物体后,衰减的X射线被对侧的探测器接收,并将X光转化为电信号,送至计算机的模数转换器和数据采集器,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存储在计算机中。这只是完成一次的曝光和采集过程,为了得到重建对象所需的投影数据,X射线源和相应的探测器需要沿一定的轨迹运动,并在每个位置完成一次曝光和数据采集过程。
经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只有针对单试验样本的CT扫描成像,如M.J.Paulus等在IEEE TRANSACTIONS ON NUCLEAR SCIENCE[IEEE核科学汇刊]的ANew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System for Laboratory Mouse Imaging[一种新的用于实验室老鼠成像的CT系统](1999年第3期)。在具有大量试验样本的试验中应用现有技术,存在CT扫描时间长,X射线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尤其在光源使用同步辐射光源时,X射线穿过一个样本时仍然很亮,如不充分利用,则很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试验样本CT扫描方法,该方法能够显著地节约CT扫描时间,提高X射线能量利用率,使受试的多个样本处于相同的光照条件,试验结果更具可对比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首先将试验样本分别固定在固定装置中,再将这些有试验样本的固定装置放置在试验平台上,然后进行CT扫描获得投影数据,最终用重建算法将断层图像重建出来并做后续处理。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试验样本按照试验分别固定在各个固定装置中。
第二步,将这些有试验样本的固定装置放置在试验平台上。
第三步,用CT扫描试验样本获取重建所需的投影数据。
第四步,用重建算法将断层图像重建出来。
第五步,将重建后的断层图像显示出来。
所述的将试验样本按照试验分别固定在各个固定装置中,是指将待进行CT扫描的样本分别固定好,一般固定在试验板或支架上,使样本的待扫描平面呈水平状,满足CT扫描所需的空间位置要求。
所述的将这些有试验样本的固定装置放置在试验平台上,是指根据试验样本的数量和计算机断层成像的需要,把这些样本集中放置在试验台上,使所有样本的待扫描平面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满足多样本同时进行CT扫描成像的空间位置要求。
所述的用CT扫描试验样本获取重建所需的投影数据,是指通过固定X射线源,试验台进行一系列旋转、平移来实现,或者通过固定试验台,将X射线源沿着以试验台为圆心的圆进行旋转、平移来实现。每当试验台与X射线源相对旋转一定角度后,再进行相对平移,通过采集穿过样本的X射线来获得一个角度下所有的投影数据。如此反复,即可获得重建所需的投影数据。
所述的用重建算法将断层图像重建出来,是指在获得充足的投影数据后,将投影数据转换成断层图像。重建算法可以用经典的平行束滤波反投影算法,这是根据计算机断层扫描过程来确定的,得到图像的断层数据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断层图像进行试验所需的处理。
本发明相对于单试验样本CT扫描方式的优点在于:
1.节省了试验所需的CT扫描时间。其所节省的时间与试验样本数成正相关,即试验样本数越多,节省的时间越多。定义试验样本数为n,CT旋转扫描的角度数为M,扫描的断层数为N,样本固定装置的直径为D。若采用传统的单试验样本CT扫描方式,一个试验样本进行CT扫描花费的时间为N·M·D,n个试验样本总的CT扫描时间为n·N·M·D。若采用多试验样本CT扫描方式,n个试验样本总的CT扫描时间为N·M·D′,这里D′定义为进行CT扫描物体的直径,即n个试验样本同时放置在试验台上构成的扫描直径。显然,通过试验样本的紧密放置,可使D′≤n·D。所以采用多试验样本CT扫描方式可以节省试验中CT扫描时间。
2.在用X射线进行扫描成像时,由于X射线的能量较高,若只对单试验样本进行扫描成像,这样绝大部分能量没有得到利用,浪费了资源。而若多个试验样本同时进行CT扫描,可提高X射线能量的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57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串并联结构的薄膜太阳电池模块组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摩托车中货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