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填埋场渗滤液生物处理尾水的深度处理反应器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5042.6 | 申请日: | 200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2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楼紫阳;赵由才;朱南文;宋玉;宋立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70 | 分类号: | C02F1/70;C02F1/7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埋场 渗滤 生物 处理 深度 反应器 方法 | ||
1.一种填埋场渗滤液生物处理尾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用铸铁厂Fe下脚料与活性碳构建内电解芬顿反应器,此内电解芬顿反应器采用Fe∶C比例为1∶1~2∶1,内电解处理后出水直接密闭进入类芬顿反应池;
第二步,向反应池中投加H2O2,控制比例Fe2+∶H2O2=1∶2~1∶4,发生类芬顿反应,FeC内电解反应和类芬顿反应连续进行,处理后出水经集水池沉淀,上清液排放,出水达到GB16889-1997二级排放标准;
所述的内电解芬顿反应器包括:桶体、法兰、进水阀门、进水管、排水管、出水管、添加H2O2管路、溢流口、密封顶盖、石子垫层、FeC填料层,其中:桶体内自下而上为石子垫层、三层FeC填料层,桶体外侧设置法兰,三层FeC填料层之间通过法兰上下隔开,溢流口和出水管分别设置于桶体上部两侧,桶体上设置密封顶盖,密封顶盖上靠近溢流口的一侧设置H2O2进水管,桶体底部两侧分别设置进水管、排水管,进水管的出口和排水管的进口均设置在石子垫层中,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门,所述内电解芬顿反应器上端设置有外圈反应池,与外加的H2O2组成Fenton试剂,进行Fenton反应;
所述的类芬顿反应池,即为内电解反应生成的Fe2+进入到反应器上端的外圈反应池,与外加的H2O2组成Fenton试剂,进行Fenton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埋场渗滤液生物处理尾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铸铁厂Fe下脚料预先去除表面部分油脂和铁锈,Fe的尺寸大小长度在1~5cm,宽<1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埋场渗滤液生物处理尾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内电解芬顿反应器,其中FeC∶COD质量比=1∶0.1-0.4,pH=3~7.5,内电解反应时间为3~5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埋场渗滤液生物处理尾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内电解芬顿反应器,其进水水质COD为400~800mg/L,进水氨氮浓度控制在100~300mg/L之间,SS值<600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埋场渗滤液生物处理尾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内电解芬顿反应器分段置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埋场渗滤液生物处理尾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内电解芬顿反应器,其配水采用高空自由跌落形式或采用蠕动泵按进水要求自动控制,经反应器反应后出水,直接进入集水池重力沉淀后排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埋场渗滤液生物处理尾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三层FeC填料层底部各设有透水性支撑板,该支撑板上分布有孔,孔径大小为5~10m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50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