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炔芳基吡唑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0387.2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5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徐汉虹;杨文;刘秀;鲁冬林;马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31/40 | 分类号: | C07D231/40;A01N47/18;A01P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卫 |
地址: | 510642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炔芳基 吡唑 氨基甲酸酯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芳基吡唑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特别是一种含炔芳基 吡唑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已有一些含炔化合物应用于农业,如杀虫剂propargite;杀菌剂 mepanipyrim;除草剂azafenidin。但含炔化合物作为农药的种类相对 较少;并且在现有的含炔农药中除草剂占多数,而含炔杀虫剂相对较 少。
1-芳基吡唑类化合物具多种生物活性。此类化合物应用于农业始 于1985年May&Baker公司提出了具除草活性的如下化合物。
两年后,May&Baker公司又提出了下列具杀虫活性的化合物。
1988年Rhone-Poulenc开发出了高效杀虫剂Fipronil,并得到较 好推广应用。此化合物的高效活性,引起了农药研究者不断地进行其 同系物的合成研究,在众多已合成出的同系物中,一些具类似Fipronil 的杀虫活性,而一些活性较低。如:现已发现如下(2-5)所示的化 合物均具类似(1)的杀虫活性,而(6-9)所示化合物则不具较好杀 虫活性。
1-芳基吡唑类化合物作为杀虫剂,其主要作用机理是与γ-氨基丁 酸受体结合,有效阻塞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γ-氨基丁酸调节的氯离子 通道。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主要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因而将芳 基吡唑和氨基甲酸酯结合在一起,有望使一个分子同时具两种不同作 用机理,提高部分化合物的杀虫活性以及对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都 具重要意义。
将芳基吡唑进行氨基甲酸酯的衍生研究中,世界专利 WO2006000314公开了下式化合物。
此专利所示化合物同时具芳基吡唑和氨基甲酸酯结构片断,主要 作为杀虫剂、杀螨剂和驱虫剂,但其化合物中不含炔结构片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炔芳基吡唑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含炔芳基吡唑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 示:
其中n=1,2,3;当n=1时R1为H或Me,当n=2,3时R1为H;R 为SCF3、SOCF3、H、Cl、Br、I、Me、Et、n-Pr、i-Pr、n-Bu或i-Bu。 其相关化合物如表1所示:
表1
本发明式(I)化合物是用氟虫腈与含炔氯甲酸酯在适宜溶剂和适 宜温度下进行反应而制备。氟虫腈的结构式如式(II)。
本发明式(I)化合物是由氟虫腈在缚酸剂的存在下与含炔氯甲酸 酯反应而得到,反应物的摩尔比为1∶1-1.2,溶剂是非极性溶剂或极性 非质子溶剂;反应温度为0~75℃,反应时间为3~5小时。非极性 溶剂优选四氢呋喃(THF);极性非质子溶剂优选N,N-二甲基甲酰胺 (DMF)或乙腈(MeCN);缚酸剂优选为KOH或NaO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含炔芳基吡唑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具有良好杀虫活性, 可用作农业杀虫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化合物1a的合成
将氟虫腈(2mmol)和KOH(4mmol)加入THF(5mL),降温至 0℃搅拌,将炔丙基氯甲酸酯(2.2mmol)溶于THF(5mL)后滴加 入上述体系中,0℃反应3h后加入THF(10mL),经过滤、浓缩和柱层 析得产物为白色固体。
Carbamic aci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03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