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催化生产正丁酸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7305.9 | 申请日: | 200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7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惠;邓名荣;王燕;郭俊;李良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P7/52 | 分类号: | C12P7/52;C12M1/00;C12R1/145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莫瑶江 |
地址: | 51007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催化 生产 丁酸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与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催化生产正丁酸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正丁酸(CH3CH2CH2COOH,butyrate,以下简称丁酸)在工业上有着多种用途,作为化工原料,用于制造丁酸纤维素、合成丁酸酯;在食品行业,可直接添加在乳制品中以提高奶油风味,其酯类也在食品和香水中作为香料广泛使用。同时,丁酸作为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fatty acid,SCFA)是人和其它单胃动物肠上皮细胞的优选能量来源,可以抑制肠炎发生,能维持和促进恢复肠道的正常功能(Gibson,et al.Carcinogenesis 1999,20:539-544;Hijova,et al.Bratisl Lek Listy,2007,108(8):354-358;Hamer,et al.Alimentary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2008,27(2):104-119)。近年来研究还表明,丁酸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的抑制剂,能诱导肿瘤细胞的分化和凋亡,而具有抗癌作用(Davie.Journal of Nutrition,2003,133(Suppl.7):2485S-2493S)。因此,丁酸在胃肠炎、癌症、白血病等治疗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目前已有多个丁酸的前体药物被合成和研究,以解决丁酸在体内因代谢过快导致的效果偏低的问题(Entin-Meer,et al.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2005,4(12):1952-1961;Brioschi,et al.Molecules.2008,13(2):230-254;Rephaeli,et al.Drug Development Research,2000,50:379-391)。此外,还有研究报道,丁酸对土传病原真菌和线虫具有较强的抑制或杀灭作用,有可能成为合成土壤熏蒸剂的替代品(Browning,et al.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06,38(2):401-404)。
丁酸的生产可分为化学合成和微生物催化。化学合成主要有正丁醛氧化法、丙烯羰基化法,前者工艺简单、成本低,已成为目前主要生产方法。这种基于石油的化学合成方法,众所周知的能源危机将予之带来挑战。而随着丁酸及其衍生物在生物相关领域功用的不断发现和实际应用,消费者又日趋青睐生物源制品,微生物催化生产的丁酸产品的价值将会不断增加,并高于化学合成的丁酸产品。因此,微生物催化生产丁酸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微生物催化生产丁酸是一个厌氧过程。能产丁酸的微生物主要包括梭菌属(Clostridium)、丁酸弧菌属(Butyrivibrio)、丁酸杆菌属(Butyribacterium)、八叠球菌属(Sarcina)、真杆菌属(Eubacterium)、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巨球形菌属(Megasphaera)、产黑色素拟杆菌(Bacteroides melaninogenicus)、溃蚀密螺旋体(Treponema phagedenis)、不解糖消化链球菌(Peptostreptococcus asaccharolyticus)。其中前三个属是研究最多的微生物,而用梭菌发酵丁酸产量相对较高、稳定性较好,被认为最具商业化潜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73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