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移动定位停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5766.2 | 申请日: | 200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9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丁余建;陆雷兵;翟高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88 | 分类号: | B65G47/88;B62D65/1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85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定位 停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输送系统中多点准确定位的可移动定位停止器,属于输送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定位停止器是输送系统中的一种停止机构。在汽车生产线中,有时需要汽车车身准确到达几个特定位置,以完成不同的工序位置要求,这就需要几个定位停止器。但有的工序停止位置间隔较小,没有足够的空间安放几个定位停止器,这样,现有的只能完成一个位置准确定位的定位停止器就无法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工作安全可靠,节约成本且过程可逆的可移动定位停止器,其依靠减速电机驱动直线导轨上的定位停止器,使定位停止器移动到不同动作位置,实现汽车车身在不同位置的准确定位。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可移动定位停止器包括底架、减速电机和定位停止器,在底架上部安装有直线导轨,定位停止器通过直线导轨支撑并可在直线导轨上相对滑动;减速电机安装在底架一侧,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底架上,驱动轴上安装固定有传动齿轮;在定位停止器下部安装有齿条,传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减速电机驱动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带动齿条及定位停止器在直线导轨上滑动;定位停止器侧边安装有行程开关撞板,底架侧边安装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撞板碰触到行程开关时,减速电机停止运转;通过调整行程开关的安装位置,可控制定位停止器停止在不同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停止器下部安装有滑槽体,直线导轨装配在滑槽体内。
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有效地克服了输送机中不同位置准确停车时受空间限制的缺陷,可用于输送线中多个不同位置的准确停车,而且过程可逆,工作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同时无需安装多个停止器,大大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架、2-支脚、3-传动齿轮、4-齿条、5-行程开关、6-直线导轨、7-滑槽体、8-定位停止器、9-行程开关撞板、10-减速电机、11-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可移动定位停止器主要由底架1、传动齿轮3、齿条4、行程开关5、直线导轨6、定位停止器8、行程开关撞板9和减速电机10等部件组成。
如图1~图3所示,底架1通过支脚2支撑,底架1上部通过螺钉安装有直线导轨6,定位停止器8下部通过螺钉安装有滑槽体7,直线导轨6装配在滑槽体7内,定位停止器8通过直线导轨6支撑并可在直线导轨6上相对滑动;减速电机10安装在底架1一侧,减速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有驱动轴11,驱动轴11通过轴承安装在底架1上,驱动轴11上通过键安装固定有传动齿轮3;在定位停止器8下部安装有齿条4,传动齿轮3与齿条4相啮合,减速电机10驱动传动齿轮3,传动齿轮3带动齿条4及定位停止器8在直线导轨6上滑动;所述定位停止器8侧边安装有行程开关撞板9,底架1侧边安装有行程开关5,定位停止器8在直线导轨1上滑动,当行程开关撞板9碰触到行程开关5时,减速电机10停止运转;通过调整行程开关5的安装位置,可控制定位停止器8停止在不同位置。
所述定位停止器8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成熟产品。
工作时,减速电机10驱动传动齿轮3做圆周运动,传动齿轮3带动与其相啮合的齿条4,由于齿条4与定位停止器8固定在一起,定位停止器8从而也被带动在直线导轨1上滑动,当行程开关撞板9碰触到与行程开关5时,减速电机10停止,定位停止器8即到达设定位置,执行其定位作用。通过调整行程开关5在底架1的安装位置,即可使定位停止器8停止在不同位置,实现多位置的准确定位。在定位停止器8完成定位作用后,控制减速电机10的正反转,就可使定位停止器10重新返回到初始状态,完成一个转载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57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