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眼内注射液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8690.0 | 申请日: | 200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5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戴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成华 |
主分类号: | A61K38/14 | 分类号: | A61K38/14;A61K31/661;A61P31/04;A61P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7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感染性 眼内炎 注射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科玻璃体腔注射液,适用于人体眼球感染性眼内类的治疗,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感染性眼内炎,不管是外源性:外伤或手术造成,还是内源性,血行转移所致,是眼科最可怕、最严重,破坏最大的疾病,预后极差。严重者往往必须摘除眼球,有时血行转移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1944年Vonsallman第一次用青霉素作眼内注射治疗眼内炎,后来也有一些作者证实了他的治疗效果。可惜,由于这种方法,对药物剂量掌握不到位,并发症多,未被广大眼科和患者接受。1970年至今,眼科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可以行眼内注射药物已达几十种,包括抗生素、皮质类固醇等等,往往由于不能正确选择药物及药物浓度和安全有效剂量,可造成药物对视网膜的毒性致视网膜视神经损伤,视力完全丧失或渗出性视网膜炎、视网膜血管闭塞、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药物的选择 感染性眼内炎致病菌:根据资料分析及我院流行病学统计,已证实90%以上是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因此,需要选择一种对所有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的抗生素。
药物的浓度和剂量的选择是十分棘手的问题,原则上既要达到治疗有效,但又不能造成视膜的毒性为准,要求我们在药物有效范围内选择最佳有效浓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眼内注射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地塞米松磷酸钠组成。其特征在于: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的浓度为1.5%,地塞米松磷酸钠的浓度为0.5%;且1.5%盐酸去甲万古霉素与0.5%地塞米松磷酸钠质量比为3:1。
本发明具有治疗效果好,无毒、无副作用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万古霉素是唯一对所有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的抗生素,全身用药在玻璃体内又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地塞米松具有抗菌作用,减轻组织水肿,减轻致病微生物所释放的外毒素对眼内结构特别昌对视网膜造成损害,有助于视功能的恢复。1.5%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和0.5%地塞米松磷酸钠,通过我们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浓度最佳时,在眼科玻璃体腔内起到了有效的治疗作用,且对视网膜不构成任何毒性作用。
实施例1:
取浓度为1.5%的盐酸去甲万古霉素15mg,浓度为0.5%的地塞米松磷酸钠5mg混合应用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疼痛伴视力丧失一周),视力右眼0.6,左眼光感、水肿,结合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玻璃体积脓,A/B超示,左眼玻璃体絮状混浊,诊为左眼感染性眼内炎。经左眼睫状体平坦部穿刺进针,抽取玻璃体0.3mll,将复方万古霉素注射液00.3ml经同一针头缓慢注入眼内玻璃体腔,三天后,再行玻璃体腔注射一次复方万古霉素注射液,一周后痊愈,视力右眼O.6,左眼0.4,抽取的玻璃体送培养加药敏试验,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对去甲万古霉敏感,对青霉素耐药。
实施例2:
用上述同样配方和同样质量比的药物,对左眼白内障后患感染性眼内炎的患者施治。取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注射液0.2ml,1.5%的盐酸去甲万古霉素3mg,0.5%的地塞米松磷酸钠1mg,对上术患者行左眼内玻璃体腔注射2次后痊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成华,未经戴成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86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式无针注射器
- 下一篇: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方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