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化制备超细煤粉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28000.1 | 申请日: | 2009-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4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耿海儒;李凤生;宋诘;刘宏英;顾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海儒 |
| 主分类号: | B02C17/00 | 分类号: | B02C17/00;B02C23/20;B02C17/18;B02C17/22;B02C17/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 地址: | 223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制备 超细煤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非金属材料的加工制造技术,特别是一种连续化制备超细煤粉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更好地增强和提高高分子材料的各项性能,如抗冲击强度、拉伸强度、耐磨强度、防老化性等,通常需添加各种类型的填料。国外有报道将煤和改性剂,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晴、天然橡胶和丁二烯聚合物等混合,制取煤基塑料。制得的煤质塑料可用于各种制品的生产和加工。在橡胶里添加d97为10μm超细煤粉及其它聚合物改性剂等,可以提高橡胶的耐磨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可以取代部分炭黑,达到降低材料成本,提高材料性能、节能环保的目的。随着现代高技术的飞快发展,超细煤粉的应用越来越广。然而有关连续化工业生产超细煤粉的工艺技术未见报道,已有的关于煤的超细化主要是应用于燃料行业的水煤浆的生产,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煤的高效燃烧和利用,要求的细度一般在20-40μm,湿法粉碎,粉碎过程比较安全,不易燃烧和爆炸。但湿法粉碎由于粉煤比表面积较大,吸附水较多,增大了脱水的难度,特别是干燥后的煤粉性能大大降低,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严格限制。超细煤粉的干法生产目前只有间断式的生产,不能密闭循环,在出料时有粉尘飞扬,对操作工人的健康有害。就其原因主要是煤在干式粉碎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能及时排出热量,温度就会越来越高,危险性就越大;煤粉粉碎的越细越容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煤粉越干燥越容易爆炸。因此,至今未有连续化干法制备超细煤粉的工业化生产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粉碎过程升温,通风良好,不易燃爆的连续化制备超细煤粉系统。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续化制备超细煤粉系统,包括抽风机、第一风量阀、抽风连接管、收集器、进料螺旋输送装置、原料仓、进料斗、进料端轴承座、球磨机筒体、大齿轮、小齿轮、减速机、电机、出料箱和出料端轴承座,将钢棒加入球磨机筒体内,启动电机,经减速机,小齿轮,大齿轮带动球磨机筒体旋转,用提升机将粗煤从原料仓中加入进料斗,粗煤通过进料螺旋输送装置进入球磨机筒体,球磨机筒体通过其进料、出料两端的轴承座支撑,在出料端设置出料箱,在出料箱底部分别设置第二风量阀和出料管接口,该出料管接口通过出料管与分级机的锥部连接,分级机的顶部设置高速叶轮,该叶轮的出料口通过分级连接管与收集器的进料口连接,分级机锥部的出料口与分级螺旋输送装置进料口连接,该分级螺旋输送装置的出料口对准进料斗,空心管一端与进料斗连接,另一端与进料端轴承座连接,在空心管的上半部开有进风口,在该进风口处焊接进风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整个生产过程连续,没有粉尘污染;(2)产品粒度可按要求进行分级;(3)操作工人少,成本降低;(4)球磨机内无隔仓,球磨机筒体的两端设置进出料蓖板,该蓖板并在中心处形成通孔,通风良好,产品得率高;(5)设置进风管道和风量阀,根据温度调节风量,冷却系统,不易燃爆,安全性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连续化制备超细煤粉系统的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本发明连续化制备超细煤粉系统,包括抽风机1、第一风量阀2、抽风连接管3、收集器4、进料螺旋输送装置8、原料仓9、进料斗10、进料端轴承座12、球磨机筒体13、大齿轮14、小齿轮15、减速机16、电机17、出料箱18和出料端轴承座19,将钢棒加入球磨机筒体13内,启动电机17,经减速机16,小齿轮15,大齿轮14带动球磨机筒体13旋转,用提升机将粗煤从原料仓9中加入进料斗10,粗煤通过进料螺旋输送装置8进入球磨机筒体13,球磨机筒体13通过其进料、出料两端的轴承座12、19支撑,在出料端设置出料箱18,在出料箱18底部分别设置第二风量阀20和出料管接口,该出料管接口通过出料管21与分级机6的锥部连接,分级机6的顶部设置高速叶轮,该叶轮的出料口通过分级连接管5与收集器4的进料口连接,分级机6锥部的出料口与分级螺旋输送装置7进料口连接,该分级螺旋输送装置7的出料口对准进料斗10,空心管一端与进料斗10连接,另一端与进料端轴承座12连接,在空心管的上半部开有进风口11,在该进风口11处焊接进风管。其中,球磨机内无隔仓,球磨机筒体13的两端设置进出料蓖板,该蓖板与蓖板支架相连,该蓖板支架与筒体13的两端法兰相连,各蓖板为扇形,在筒体13的中心形成圆形的通孔,蓖板与筒体13同步旋转,通风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海儒,未经耿海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8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