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2,2’-联苯二甲酸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1897.7 | 申请日: | 2009-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宋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渤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63/331 | 分类号: | C07C63/331;C07C51/31;B01J31/04;B01J31/02;B01J23/30;B01J23/04;B01J21/08;B01J27/188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元艺 |
地址: | 121000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联苯 甲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芳香族二元酸制备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菲为起始 原料,在酸性条件下,合成2,2’-联苯二甲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2,2’-联苯二甲酸是一种白色晶体,熔点226~229℃,溶于乙 醇、丙酮、苯、醚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能升华。联苯二甲酸具有 芳香族二元酸的化学反应活性,可生成酸酐、酯、酰亚胺、酰胺以及 氧氯化物等。该化合物具有耐热性、耐寒性、耐碱性、疏水性、耐候 性、耐放射线等特性,除可用作树脂原料和工程塑料的改性剂、涂料 改性剂、纤维改性剂、特种增塑剂、压敏粘合胶改性剂以外,尚可成 为防锈剂、医药、染料、颜料、农药的原料,用途十分广泛,具有一 定的应用潜力。
菲是煤焦油中含量较多的组分之一,约占煤焦油的5%,仅次于 萘。研究与开发菲的利用可大大提高煤焦油加工的经济效益,其中, 菲氧化制备联苯二甲酸是菲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菲氧化制联苯二甲 酸的方法主要有高锰酸钾法、臭氧氧化法、空气催化氧化法、电解法、 次氯酸钠法和过氧乙酸法等。其中,高锰酸钾法产生的“三废”对环 境造成严重污染,离实现工业化还有一定的距离;空气催化氧化法的 关键在于催化剂,若能研制出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无疑具有工业化意 义,但现已报道的方法催化剂选择性较差,产率偏低;电解法能耗太 大,不宜采用。
US3118934、US3444193和US3291825公开的是采用臭氧作为氧 化剂,对菲进行一次氧化或二次氧化制2,2’-联苯二甲酸的方法, 该方法用叔丁醇作溶剂,所用的叔丁醇大大过量,联苯二甲酸的产率 达90%以上。臭氧氧化法在90年代初已有中试结果,但多次氧化不 但成本高而且工艺复杂,难于产业化。
CN1046326A公开了一种菲用相转移催化氧化制2,2’-联苯二甲 酸的方法,其特点是在四氧化钌和相转移催化剂的存在下,以廉价易 得的次氯酸钠为氧化剂,由菲氧化得联苯二甲酸。因此,该方法可简 称“相转移催化-四氧化钌-次氯酸钠”法。该方法需采用三氯乙烯 或四氯乙烯为溶剂,在强碱性介质中氧化,制得的联苯二甲酸产率在 85%以上,但缺点是氧化剂RuO4的价格较高,不具有商业竞争力。
生产实践证明,过氧乙酸液相氧化菲制2,2’-联苯二甲酸是一 种比较好的方法,已工业化。US2786076将50%的H2O2加入到菲和乙 酸的混合物中,即边生成过氧乙酸边对菲进行氧化。菲与乙酸的摩尔 比为1∶24,菲与H2O2的摩尔比为1∶13,反应开始时需向反应系统 供热,反应开始后极强放热。反应结束后,用25%的NaOH水溶液中 和反应混合物,并调节pH=8~9,反应生成的联苯酸钠溶于水,滤液 用浓HCl酸化,联苯二甲酸析出,产率70%。CA2511727公开的合成 方法是在75~85℃条件下,向菲和冰乙酸的混合物中加入100~300 mL的30%的H2O2(菲与乙酸的摩尔比为1∶30~35,菲与H2O2的摩尔 比为1∶7~20),加入完毕后在此温度下继续反应3~7h,之后减压 蒸馏使体积减半,冷却结晶,过滤,在滤饼中加入10%的Na2CO3溶液 和活性炭并在100℃煮沸,脱色之后过滤,用盐酸酸化滤液并保持 pH=3~4.5,冷却、结晶、过滤后即得产品,产率30~50%。但以上 方法都存在以下缺点:生产过程中,氧化反应需要消耗大量的H2O2和冰乙酸,不但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后处理负担加重。另外,在后处 理过程中需要用浓HCl进行酸化,产生酸性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该方法仍需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原料简单易得, 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工艺路线安全,成本低,目标 产物纯度高,环保效能好的2,2’-联苯二甲酸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制备2,2’-联苯二甲酸的方法,可按如下步骤依次进行:
(1)将菲与酸性溶剂、催化剂及催化剂配体加入到反应釜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渤海大学,未经渤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18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天线设备、移动终端以及多天线通信系统
- 下一篇:基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