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八箱劈模铸造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0756.3 | 申请日: | 200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8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军;毛正石;孙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0 | 分类号: | B22C9/20;B22C9/22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曲宝威 |
地址: | 116022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八箱劈模 铸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工艺,特别是一种八箱劈模铸造工艺,主要用于铸造各类发动机机体或其它结构较为复杂的机体部件。
背景技术
发动机机体结构非常复杂,如V型结构的16V265H型柴油机机体,油管为衬管铸造,汽缸孔、凸轮轴孔、横拉螺栓的相对尺寸要求十分严格。外形尺寸为4500*1480*1390mm,最厚处128mm,最薄处16mm。机体整体铸造工艺难度很大。传统铸造工艺采用上下箱造型及叠箱组芯的方式,要经过多次基准校正完成的铸件来说,用组芯的工艺方法是无法保证机体的尺寸精度和加工精度要求的,最终使铸件产品在结构尺寸上经常出现较大误差。
利用组芯工艺的定位方法铸造V型结构的16V265H型柴油机机体,是依靠芯头将芯子固定在规定的位置上。由于必须存在的间隙量和操作误差的影响,位于1层的芯件会产生2~3mm的偏差,而2层的芯件以1层芯件为基准定位,在2层会产生4~6mm的偏差,而3层的芯件又以2层的芯件为基准定位,所以在3层会产生8~12mm的偏差。这种工艺还具有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给后序机加工带来麻烦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芯件定位较为准确、误差小、操作容易、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的八箱劈模铸造工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八箱劈模铸造工艺,由如下步骤组成:砂箱制作;造型;浇铸;落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箱由八个箱体组合而成,包括上箱、下箱、位于上箱和下箱之间的前侧箱和后侧箱以及左侧箱和右侧箱,所述的左侧箱分为左侧上箱和左侧下箱,右侧箱分为右侧上箱和右侧下箱;位于砂箱内侧的各芯件均通过芯头就近与其中的箱体连接定位。
本发明的八箱劈模铸造工艺,其中所述的造型步骤中借助于三维坐标及支撑件将芯件定位在砂箱内侧。
本发明的八箱劈模铸造工艺,由于砂箱由八部分组合而成,其内的各芯件可通过芯头就近与箱体定位,各芯件之间相互独立,不发生相互依赖情形,不会产生较大累计误差,芯件定位准确,八箱劈模式砂箱在造型步骤中十分方便,好操作,省时省力,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低,降低了工件的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八箱劈模铸造工艺由如下步骤组成:砂箱制作;造型;浇铸;落砂。
砂箱由八个箱体组合而成,包括位于上方的上箱、位于下方的下箱、位于上箱和下箱之间的前侧箱和后侧箱以及左侧箱和右侧箱。其中左侧箱分为左侧上箱和左侧下箱,右侧箱分为右侧上箱和右侧下箱。各箱体之间用相互配合的销孔和销轴相互插入连接。由于砂箱整体可分为八部分,在造型步骤中操作十分方便。位于砂箱内侧的各芯件均通过芯头就近与其中的箱体连接定位,各个芯件相互之间不关联,不会产生影响,不会产生累计误差。
根据铸造工件的具体形状和结构,可能有的芯件与附近的箱体无法连接或连接点少导致无法定位,可在砂箱体上选择一个基准点作为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利用该作标系对该芯件进行找正,并利用卡板、支杆等支撑件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07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