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除换规格影响的带钢精轧机辊缝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0677.2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9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吴胜田;车志良;杨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58 | 分类号: | B21B37/58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除 规格 影响 钢精 轧机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连轧生产中带钢精轧机辊缝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热轧板带材的生产过程中,精轧机辊缝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过程计算机计算完成的。依次对精轧入口温度值、精轧各机架的温度值、精轧各机架轧制力、精轧各机架辊缝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传送给一级计算机,由一级计算机控制PLC,通过PLC调整压下电机及液压装置调整辊缝。热带厚度精度可分为带钢头部厚度命中率和带钢全长厚度偏差。带钢全长厚度偏差由AGC根据头部厚度(相对AGC采用头部锁定)或根据设定的厚度(绝对AGC)使全长各点厚度与锁定值或设定值之差小于允许范围,头部厚度精度对AGC有明显影响,头部厚度直接决定通板的厚度精度,因此,要提高通板的厚度精度必须提高头部厚度精度。头部厚度精度决定于厚度设定模型对精轧机辊缝的设定精度。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现场生产条件的复杂性,造成轧制过程中无法保证钢种、规格等跨度的合理性,跨度不合理影响厚度模型的计算精度,从而影响带材的头部厚度精度及通板厚度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除换规格影响的带钢精轧机辊缝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精轧辊缝计算公式中增加按规格确定的辊缝补偿值来消除换规格轧制的影响,克服了轧制过程中跨度不合理对头部厚度精度的影响,提高了厚度控制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消除换规格影响的带钢精轧机辊缝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精轧辊缝计算公式中增加按规格确定的辊缝补偿值来消除换规格轧制的影响,提高换规格轧制时的头部厚度控制精度,精轧辊缝的计算模型公式为:
式中:gap-精轧机计算辊缝
fdh-精轧机出口厚度
f-精轧机计算轧制力
f0-精轧机零调轧制力
m-精轧机轧机刚度
lcs-辊缝学习系数,相同轧制条件下,规格不同,该值存在偏差,规格跨度越大,偏差值越大,影响头部厚度精度。
α-辊缝补偿值,根据规格确定该值
i-表示精轧机机架号,范围1~n(n表示精轧机架数,各条生产不同,通常为5~7)
本发明中的辊缝补偿值α,与钢种、厚度、宽度有关,即与带钢所在的层别(模型中,根据钢种、厚度、宽度确定带钢所在层别)有关,因此将该变量存储在精轧层别文件中。α值的确定方法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大量的正常轧制条件下实际轧制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常规品种的lcsi值的平均值作为基准值,用其它层别的lcsi平均值与该基准值做差,得到各机架的lcsi值的偏差值,取这个偏差值的平均值作为各层别的α值,由此,消除各层别之间的lcsi偏差值。
本发明由于在原精轧机辊缝计算公式中增加了按规格设置的辊缝补偿值,对换规格轧制时存在的lcsi的偏差值进行了预先补偿,有效的提高了换规格轧制时,精轧机辊缝的计算精度,进而达到提高成品带材的厚度精度的目的。通过采用这种控制方法,在热轧板带材的生产过程中提高了跨度不合理情况下的厚度控制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大跨度自由轧制,提高了现场生产的灵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消除换规格影响的带钢精轧机辊缝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精轧辊缝计算公式中增加按规格确定的辊缝补偿值来消除换规格轧制的影响,提高换规格轧制时的头部厚度控制精度,精轧辊缝的计算模型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06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炉集箱焊接用回转架
- 下一篇:一种喷涂烘干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