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及白色念珠菌等感染疾病的蒜氨酸/蒜酶二元释药多层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9030.8 | 申请日: | 200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9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坚;郑启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埃乐欣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51 | 分类号: | A61K38/51;A61K9/20;A61P31/04;A61P31/10;A61P15/02;A61K31/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830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幽门 螺旋 杆菌 白色 念珠菌 感染 疾病 氨酸 二元 多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药品领域,是一种新的蒜氨酸/蒜酶二元释药制剂。
背景技术
大蒜作为药食两用植物已有悠久历史,近年来我们对其作了深入的研究,从大蒜中分别提取蒜氨酸与蒜酶,组合成新制剂,在体内产生大蒜辣素,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作用。
蒜氨酸(Alliin)化学名:S-烯丙基-L-半胱氨酸亚砜(S-Allyl-L-cysteine)。熔点:163-165℃(分解、炭化),[α]D=+60°,白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
蒜酶
蒜酶(Alliinase,EC 4.4.1.4)又名蒜氨酸裂解酶、烷基半胱氨酸亚砜酶、C-S酶、(S-allyl-L-cysteine sulfoxide lyase,Cysteine sulfoxide lyase;Alkylcysteinesulfoxide lyase)。属二聚体糖蛋白,两个亚基分子量均为51.5KDa。结晶呈黄色,无臭,等电点pH=4.9。
蒜酶活力(效价)的测定
酶活力(效价)单位定义为:每分钟裂解1μmol蒜氨酸相当的蒜酶量,为一个活力单位。蒜酶在适当条件下,具有催化裂解底物蒜氨酸的酶解反应,产生大蒜辣素和丙酮酸,这些酶释反应产物的多少直接与蒜酶的活力(效价)有关。
大蒜辣素
大蒜辣素(Allicin),化学名: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2-propene-1-sulfinothioic acidS-2-propenyl ester),鲜蒜中原本不含大蒜辣素,由蒜酶与蒜氨酸相遇催化裂解反应产生。是大蒜次级反应产生的最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Mw:162.3。密度:1.112g/cm。熔点:<25℃。易挥发,具有浓烈气味,微溶于水,化学性质不稳定。
蒜酶对蒜氨酸的催化反应如下:
蒜酶催化蒜氨酸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如下:
蒜酶产品加底物(蒜氨酸)分别配成试液。超声混合30秒,35℃水浴保温。分别于5、15、25min,及1、3、5、7、9、11、13hr吸取反应液适量,加甲醇混匀。过0.45um滤膜,HPLC进样10ul,得到色谱图。计算蒜氨酸、丙酮酸及大蒜辣素含量。绘制酶促反应曲线,如附图1所示。
显示蒜酶的特性的反应曲线:5分钟以内为酶促反应初速度(呈现一级反应:S+E→P。其速度方程为:-d[S]/dt=k1[S]);25分钟达到最大反应速度(呈现混合级反应: )。大蒜辣素随时间浓度增加,15分钟至13hr,其浓度基本稳定(25分--13hr接近零级反应)。
以上实验情况说明,蒜酶对蒜氨酸的催化反应仅在5~15分钟内完成,以达到更大的疗效,这是本发明所追求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在体内蒜酶对蒜氨酸产生酶解催化反应,生成大蒜啊辣素的药物新制剂。进一步开发以大蒜为原料的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白色念珠菌等感染性疾病及其他对此药物敏感的疾病的药物。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的蒜氨酸/蒜酶二元释药多层片,其特征在于:该制剂分三层组成,中间为隔离层,在隔离层一侧为蒜氨酸与辅料混合层,另一侧为蒜酶与辅料混合层(见附图2a),在三层结构外面包有肠溶薄膜衣或普通薄膜衣(见附图2b)。
包有肠溶薄膜衣的二元释药多层片为口服用药,包有普通薄膜衣的二元释药多层片为阴道用药。
所述隔离层为羟丙甲纤维素或乳糖或淀粉等惰性粘合材料,辅料为羟丙甲纤维素或乳糖或淀粉,及硬脂酸镁等。
各组成物料的重量配方如下:
隔离层 45~55克
蒜氨酸与辅料混合层
蒜氨酸 80~120克
辅料:
(1)羟丙甲纤维素或乳糖或淀粉 8~12克
(2)硬脂酸镁 0.5~1克
蒜酶与辅料混合层
蒜酶 80~120克
辅料:
(1)羟丙甲纤维素或乳糖或淀粉 8~12克
(2)硬脂酸镁 1~2克
制备方法如下:
(1)蒜氨酸与辅料混合层的组成物料混匀分成1000份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埃乐欣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埃乐欣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90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抑制双碱法烟气脱硫浆液中有效脱硫组分催化氧化的方法
- 下一篇:液位计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