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减振方法和对路面要求低、阻力小、节能防振车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3294.2 | 申请日: | 2009-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0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刘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鸿龙 |
主分类号: | B60G11/02 | 分类号: | B60G11/02;B60G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方法 路面 要求 阻力 节能 防振车 | ||
1、一种由车轮(2、5)、车桥(4)、钢板弹簧(1、6)、底盘、车身等组成的 车辆,用车轮(2、5)、钢板弹簧(1、6)的变形为底盘、车身减振的方法,其 特征是:在车桥(4)中部设置和底盘或车身相连接的连接点,车桥(4)可绕连 接点转动。
2、依权利要求1所述减振方法设计制造的车辆其特征是:车桥(4)的中部 有钢板弹簧(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是:所述的钢板弹簧(1、6)、车桥(4), 它们之间是可相对运动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是:所述的钢板弹簧(1、6)和车桥 (4)之间的运动,是用方向盘提供动力的。
5、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是:钢板弹簧(1、6)固于 大螺母(栓)上,车桥(4)固于与该大螺母(栓)相对应的大螺栓(母)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是:钢板弹簧(1、6)的下面有一附 钢板弹簧,该附钢板弹簧和钢板弹簧(1、6)之间的距离较大。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是:钢板弹簧(3)和车桥(4)之间 通过轴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鸿龙,未经刘鸿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32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