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基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1897.9 | 申请日: | 200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7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宁洪龙;郑敞午;李制勋;裴良浩;尹弼相;朴弘植;尹珠爱;金炳范;李炳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H01L27/12;H01L21/84;H01L21/027;G03F1/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新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基板。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平板显示装置的显示基板。
背景技术
为一种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LCD)装置通常包括显示基板、面对显示基板的彩色滤光片基板以及置于显示基板和彩色滤光片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显示基板包括信号线、薄膜晶体管(TFT)、像素电极等,这些构件都形成于绝缘基板上以单独驱动多个像素。彩色滤光片基板包括彩色滤光片层、共用电极等。彩色滤光片层包括红色(R)、绿色(G)和蓝色(B)滤光片,而共用电极面对像素电极。
当LCD面板的屏幕尺寸增加时,信号线的长度增加。另外,当LCD面板的解晰度增加时,信号线的宽度减小。因此,信号线的电阻增加,而通过信号线传递的信号的强度减小。另外,信号可能被延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信号线包括例如铜的低电阻材料。
包括铜的信号线可以通过镶嵌处理(damascene process)形成。在镶嵌处理中,在底部基板上形成沟槽,而铜被镀在沟槽上。然而,在镀铜期间产生的气体可能会造成信号线从底部基板升起,从而降低了信号线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排出气体以防止线图案升起并增加线图案的稳定性的显示基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显示基板包括绝缘基板、薄膜晶体管(TFT)、像素电极、信号线和焊盘部件。绝缘基板具有显示区和包围显示区的外围区域。TFT在绝缘基板的显示区中。像素电极在绝缘基板的显示区中并电连接到TFT。信号线在绝缘基板上并从外围区域向显示区延伸。焊盘部件在外围区域中并电连接到信号线。焊盘部件形成于绝缘基板的沟槽中并包括延伸进绝缘基板中的区域,所述区域由轮廓线限定。
所述区域可以具有狭缝形状或岛状形状。
所述狭缝可以在基本平行于信号线的方向上延伸。
显示基板可以进一步包括形成于外围区域中并电连接到信号线的保护环,并且保护环可以包括露出绝缘基板的区域。
保护环可以由与焊盘部件相同的层形成。
保护环可以相对于信号线设置在与焊盘部件相对的侧面上。
在保护环的外侧面和轮廓线之间的距离可以不大于大约200μ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的显示基板包括底部基板、第一线层、绝缘层、第二层、TFT和像素电极。底部基板包括形成于第一轮廓线与形成于第一轮廓线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轮廓线之间的沟槽图案。第一线层在底部基板的沟槽图案中。绝缘层在具有第一线层的底部基板上以覆盖第一线层。第二线层在绝缘层上。TFT在底部基板上并电连接到第一线层和第二线层。像素电极在底部基板上并电连接到TFT。
第一线层可以包括铜、银或其合金。
第一线层可以包括在沟槽的内表面上的籽晶层以及在籽晶层上的导电层。
籽晶层可以包括选自由铜(Cu)、钼(Mo)、钛(Ti)、氧化钛(TiO)、钽(Ta)及其氧化物和其氮化物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线层可以包括在底部基板的外围区域中的栅极焊盘以及电连接到栅极焊盘的栅极线,而第二线层包括在外围区域中的源极焊盘以及电连接到源极焊盘的源极线。
第一线层可以与栅极焊盘相对,并且可以进一步包括电连接到多个栅极线的保护环。
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之间的距离可以不大于大约200μm。
沟槽的深度可以不大于
具有彼此基本平行布置的多个狭缝形状的多个第二轮廓线可以形成于限定栅极焊盘的第一轮廓线中,并且狭缝形状可以露出底部基板。
限定狭缝形状的每个第二轮廓的宽度可以为大约20μm,而相邻的第二轮廓之间的距离可以为大约40μm。
第一线层可以包括在外围区域中的源极焊盘,而第二线层包括在外围区域中的栅极焊盘。
第一轮廓线可以限定源极焊盘的形状,而第二轮廓线可以在与源极线基本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并沿源极线在源极焊盘中露出底部基板。
每个第二轮廓线的宽度可以为大约20μm,相邻的第二轮廓之间的距离可以为大约40μm。
根据本发明,可以容易地排出在线图案形成期间产生的气体,以防止线图案从基板上升起,并增加线图案和基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提高线图案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18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光学片和使用它的背光源单元以及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