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无机膜排放气体净化用载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30404.5 | 申请日: | 200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2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柳秉勳;公载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E.M.W.能源 |
主分类号: | C23C22/05 | 分类号: | C23C22/05;B01J21/06;F01N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杨淑媛;武晶晶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无机 排放 气体 净化 载体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A FORMATION VENTILATION GAS PURIFICATIONCOATING STRUCTURE USING INORGANIC MEMBRANE,AND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排放气体净化用载体结构和载体结构的制造方法,是关于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制造利用阳极氧化反应形成铝薄膜(□□)的无机膜,应用于排放气体净化用载体,从而使从发动机里排放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排放气体通过形成无机膜的多数的壳,所有温度条件都能安全的启动,具有高性能的排放气体净化用载体和载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排放气体净化用载体生产是以陶瓷为主材料的载体里涂排放气体净化用催化剂的铂等贵重金属。
参照以下图面,叙述以往技术及以往技术存在的问题点。
图1至图3是图示以往的排放气体净化用载体结构。图面符号3是显示载体。
上述载体(3)的材质是以陶瓷为构成,形成了能压出上述载体(3)的模型盒(21),上述模型盒(21)的内部形成了多数的气孔(25)和气孔壁(26)形成的模型部分(23)。
上述模型盒(21)的内部一侧放入载体(3)的主材料后形成了按一定的方向加力的加压部分(22)。即,模型盒(21)的内部气孔(25)形成的模型部分(23)和加压部分(22)的之间放入载体(3)的主材料,加压部分(22)按一定的方向施加压力形成了通过了多数的气孔(26)和气孔壁(25)形成的模型部分(23)形成多数壳的载体(3)。
上述模型盒(21)的一侧形成切割部分(24),上述切割部分(24)被压出后多数壳形成的载体(3)以使用者希望的长度切割使用。
图面符号1显示的是盒。
上述盒(1)是内部为了防止排放气体的压力形成多数壳(4)的载体(3)被往后推或破碎而形成缓冲部分(2)。
说明这样形成的以往的排放气体净化装置的制造工程是如下。
先把陶瓷材质构成的载体(3)的主材料放入模型盒的内部后,在加压部(22)施加一定的力使之通过模型盒(23)挤压。
把上述载体(3)形成在盒(1)内部后安置在发动机排气管。
这样形成的净化装置(30)是从发动机排出的气体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附在载体(3)后净化通过排气管排出的气体。
这样的载体主要使用在净化排气上,如今为了增加载体的净化效率,即减少壳的大小形成载体的壁面的厚度形成的薄一些。
但是以往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陶瓷材质形成的上述载体弱于冲击,出现不具有耐久力等问题。
此外,为了体现400℃上90%以上的排放气体净化性能,上述载体要求至少30cm以上的长度来形成,这样以来像摩托车等2轮时载体占据了大面积出现难安置等问题。此外性能上高密度的陶瓷增加整体车重量,导致燃料效率的降低。
此外,出现由于陶瓷生产成本高,使运营商的生产成本高导致总成本过高的问题点。
此外,出现制造30cm以上载体时,高温的排放气体通过载体时温度下降而越到出口部位时处于低温环境因此降低了上述载体净化排放气体的效率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点,要求制造费用少,轻重量,以短的长度也可以得到以往排放气体净化效果的载体的开发。
【发明的内容】
解决上述以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排放气体净化用载体结构和载体的制造方法为目的,更详细的制造利用阳极氧化反应铝薄膜形成的无机膜,把这个应用在排放气体净化用载体里,从而使从发动机里排放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排放气体通过形成无机膜的多数的壳,所有温度条件下都能安全的启动,具有高性能的排放气体净化用载体结构和提供载体的制造方法为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于: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根据本发明实施的例子,(a)在每个载体模块里施加阳极电流,装载电解液循环的阴极电流的水槽里至少有一个载体模块使用的阶段;及(b)上述载体模块的外层形成多孔无机膜。
更好的,上述(a)阶段之前,包含上述载体模块使用碱溶液去除上述载体模块上存在的氧化物使之变成弱酸性溶液去除上述载体模块存在的不溶性物质的阶段。
此外,上述电解液可以是硫酸溶液或碱性溶液。
此外,包含上述载体模块皮膜的内壁和外壁使用催化母液形成催化层的阶段。
更好的,上述催化层是由铂或铑等贵重金属形成。
此外,上述载体模块以各种不同种类的催化层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E.M.W.能源,未经株式会社E.M.W.能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304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