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09552.1 | 申请日: | 200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3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健治;辰巳砂昌弘;林晃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40 | 分类号: | H01M1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柳春雷;南 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电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使用了固体电解质的固体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已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265685号公报、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348972号公报、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348973号公报、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3-208919号公报中公开了传统的电池。
发明内容
以往,将硫化锂作为起始料,通过机械研磨形成硫化物玻璃,并通过在玻璃化温度以上的温度下将其烧结,获得了锂离子导电玻璃陶瓷。该锂离子传导性玻璃陶瓷被用来制造全固态电池。但是,固体电解质由于是结晶化了的粉末,因此存在其与正极复合材料以及负极复合材料之间的接触电阻大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接触电阻的固体电池。
本发明涉及的固体电池包括:包含正极活性物质或负极活性物质的复合材料层;与复合材料层接触的硫化物玻璃层;以及与硫化物玻璃层接触并与复合材料层处于相反的位置的包含玻璃陶瓷的固体电解质层。
在如上构成的固体电池中,由于硫化物玻璃层与复合材料层以及固体电解质层紧密接触,因而能够降低接触电阻。
本发明涉及的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层叠复合材料层、硫化物玻璃层以及固体电解质层来形成层叠体,其中,复合材料层包含正极活性物质或负极活性物质,硫化物玻璃层与复合材料层接触,固体电解质层与硫化物玻璃层接触,并与复合材料层处于相反的位置,并且包含玻璃陶瓷;以及通过将层叠体加压成形而形成固体电池。
在如上构成的固体电池中,通过加压成形,硫化物玻璃层与复层材料层以及固体电解质层紧密接触,因此能够降低接触电阻。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降低接触电阻的固体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电池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正极复合材料层和负极复合材料层的原料的图;
图3是示出固体电解质层的制造方法的第1步骤的图;
图4是示出固体电解质层的制造方法的第2步骤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涉及的电池的截面图;
图6是用于说明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电池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电池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涉及的电池的截面图;
图9是用于说明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电池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涉及的电池的截面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4涉及的电池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5涉及的电池的截面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5涉及的电池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5涉及的电池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6涉及的电池的截面图;
图16是用于说明正极复合材料层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正极复合材料层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正极复合材料层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固体电解质层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20是用于说明固体电解质层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21是用于说明固体电解质层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22是用于说明负极复合材料层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23是用于说明负极复合材料层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24是用于说明负极复合材料层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25是用于说明图15所示的电池的另一制造方法的图;
图26是用于说明图15所示的电池的另一制造方法的图;
图27是用于说明图15所示的电池的另一制造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于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考标号,并不对其进行重复说明。另外,也可对各个实施方式进行组合。
(实施方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95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