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物理接触可见光故障定位仪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2083.0 | 申请日: | 200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0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B·A·巴恩斯;B·S·比尔曼;S·E·塞姆勒;D·W·米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光缆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G02B6/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 威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理 接触 可见光 故障 定位 耦合器 | ||
1.用于将光源的光能耦合到待测试连接器陶瓷插芯的耦合器,其中所述连接器陶瓷插芯及所述耦合器的第一陶瓷插芯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不物理接触,所述耦合器包括:
具有穿过其形成的孔的陶瓷插芯固定器,该陶瓷插芯固定器还具有用于接收其中的所述第一陶瓷插芯的一部分的第一端及接收其中的第二陶瓷插芯的一部分的第二端,其中耦合器的光纤连接到第一陶瓷插芯和第二陶瓷插芯;
与所述陶瓷插芯固定器接合的对准件,该对准件具有穿过其形成的通道及具有用于接收其中的第一陶瓷插芯的一部分的第一端和接收其中的连接器陶瓷插芯的一部分的第二端从而进行对准;
档块,用于防止所述连接器陶瓷插芯和所述第一陶瓷插芯的端面中的每一端面的至少一部分及所述连接器陶瓷插芯和所述第一陶瓷插芯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光纤物理接触;及
在所述第一陶瓷插芯和所述连接器陶瓷插芯的至少一部分端面之间形成的气隙。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耦合器,其中所述档块包括所述对准件和连接器外壳之间的物理档块。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耦合器,其中所述第一陶瓷插芯和所述连接器陶瓷插芯之一为成角物理接触陶瓷插芯,另一陶瓷插芯为平面陶瓷插芯。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耦合器,其中所述档块防止所述成角物理接触陶瓷插芯的一部分与所述平面陶瓷插芯的一部分之间的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耦合器,其中所述第一陶瓷插芯和所述连接器陶瓷插芯中的至少一个为成角物理接触陶瓷插芯或平面陶瓷插芯。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耦合器,其中所述陶瓷插芯固定器构造成有选择地接合和保持可见光故障定位仪的跳线。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耦合器,其中所述档块构造成防止所述连 接器陶瓷插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陶瓷插芯的端面物理接触,并将分隔距离保持在1微米和500微米之间。
8.用于将光源耦合到待测试光纤连接器的非物理接触可见光故障定位仪耦合器,其中有关陶瓷插芯的光纤不物理接触,所述耦合器包括:
具有穿过其形成的通道、光源侧及光纤连接器侧的对准件;
部分接收在所述光源侧内的耦合器陶瓷插芯;
与所述对准件接合的陶瓷插芯固定器,该陶瓷插芯固定器具有穿过其形成的孔、光源侧及光纤连接器侧,陶瓷插芯固定器的光纤连接器侧构造成与对准件的光源侧接合,第二陶瓷插芯部分位于陶瓷插芯固定器的孔的光源侧内及耦合器陶瓷插芯部分位于所述陶瓷插芯固定器的孔的光纤连接器侧内,其中耦合器的光纤连接到耦合器陶瓷插芯和第二陶瓷插芯;
其中所述对准件的光纤连接器侧构造成接收连接器陶瓷插芯;
其中所述耦合器构造成防止所述连接器陶瓷插芯和耦合器陶瓷插芯的至少一光纤之间的物理接触;及
其中在所述连接器陶瓷插芯和所述耦合器陶瓷插芯的至少一部分端面之间存在气隙。
9.根据权利要求8的耦合器,其中所述连接器陶瓷插芯为成角物理接触陶瓷插芯或平面陶瓷插芯。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耦合器,其中所述对准件还包括用于干涉连接器外壳以防止耦合器陶瓷插芯与连接器陶瓷插芯物理接触的档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8的耦合器,还包括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对准件的通道内的对准插套。
12.根据权利要求8的耦合器,还包括光学上连接到可见光故障定位仪的跳线的陶瓷插芯。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8的耦合器,其中所述对准件和所述陶瓷插芯固定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栓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8的耦合器,其中所述气隙为1微米到500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光缆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康宁光缆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20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