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取出及成形的方法或者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000195.2 | 申请日: | 2008-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2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 发明(设计)人: | 大野冨士夫;佐佐木幸喜;长山和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萨比克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F41/04 | 分类号: | H01F41/04;B21F3/04;H02K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坚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取出 成形 方法 或者 装置 | ||
1.一种线圈取出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可滑动地配置在绕线夹具的一方并向绕线夹具的另一方施力的绕 线芯轴与为从内侧支承线圈的支承构件正对,
对于上述绕线夹具的一方及上述支承构件,使其某一方接近另一方, 或者使其相互接近,
通过该接近使上述绕线芯轴移动至上述绕线夹具内,借此使绕制在 上述绕线芯轴上的线圈向上述支承构件移动,使该线圈从其内侧受上述 支承构件的支承,
对由上述支承构件支承的线圈进行拉长成形、或者进行拉长和按压 成形,
通过进行拍摄的方法获取该成形后的线圈的轮廓数据,
将所获取的该轮廓数据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而获取差量,
根据该差量修正上述线圈的拉长量和/或按压量。
2.一种线圈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分离支承构件,拉长该支承构件所支承的线圈,
使配置为可在与该拉长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的按压构件接近上述 线圈,在上述拉长的同时或者在其前后,按压并成形上述线圈,
通过进行拍摄的方法获取该成形后的线圈的轮廓数据,
将所获取的该轮廓数据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而获取差量,
根据该差量修正上述线圈的拉长量和/或按压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线圈形成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对于该线圈实施上述拉长和按 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线圈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拉长和按压时,用宽度限制构件限制上述线圈的宽度。
5.一种线圈取出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可滑动地配置在绕线夹具的一方并向绕线夹具的另一方施力的绕 线芯轴与为从内侧支承线圈的支承构件正对,
对于上述绕线夹具的一方及上述支承构件,使其某一方接近另一方, 或者使其相互接近,
通过该接近使上述绕线芯轴移动至上述绕线夹具内,借此使绕制在 上述绕线芯轴上的线圈向上述支承构件移动,使该线圈从其内侧受上述 支承构件的支承,
分离支承该线圈的支承构件,拉长该线圈并成形该线圈,
通过进行拍摄的方法获取该成形后的线圈的轮廓数据,
将所获取的该轮廓数据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而获取差量,
根据该差量修正上述线圈的拉长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取出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线圈形成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对于该线圈实施上述拉长。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线圈取出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配置为可在与上述拉长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的按压构件接近上 述线圈,在上述拉长的同时或者在其前后,按压上述线圈并成形上述线 圈。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线圈取出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成形时,用宽度限制构件限制上述线圈的宽度。
9.一种线圈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绕线夹具,其系对向配置;
绕线芯轴,其可滑动地配置在该绕线夹具的一方并向该绕线夹具的 另一方施力;
支承构件,用于从内侧支承线圈;
进行拍摄的光学装置;及
控制装置,
该控制装置使上述绕线芯轴与上述支承构件正对,
对于上述绕线夹具的一方及上述支承构件,使其某一方接近另一方, 或者使其相互接近,
通过该接近使上述绕线芯轴移动至上述绕线夹具内,借此使绕制在 上述绕线芯轴上的线圈向上述支承构件移动,使该线圈从其内侧受上述 支承构件的支承,
通过上述光学装置获取由所述支承构件支承并进行了拉长成形或者 进行了拉长和按压成形的线圈的轮廓数据,
将所获取的该轮廓数据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而获取差量,
根据该差量修正上述线圈的拉长量和/或按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萨比克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萨比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019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尺寸突变处的叶片用陶瓷型芯
- 下一篇:组合式金属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