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手吊环的吊带夹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4936.0 | 申请日: | 200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49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昶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昶序 |
主分类号: | B60N3/02 | 分类号: | B60N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 皓;孙 昀 |
地址: | 400030重庆市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手 吊环 吊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手吊环的吊带夹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城市客车、轻轨、地铁等车厢内的拉手吊环的吊带夹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客车、轻轨、地铁等车厢内的拉手吊环包括吊环、吊环带、吊带夹等主要部分。吊带夹是指用两个平面对吊环带进行约束的物体,包括杆夹、吊环夹、旋转夹等。然而现在使用的吊带夹的夹持面边缘通常都是一直角棱边,因此导致拉手吊环在使用中,由于吊环带与吊带夹之间反复相对弯曲与扭转,吊环带在与吊带夹的边缘接触处容易损坏,并可能导致断裂,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吊环带与吊带夹磨损和断裂,使用安全的拉手吊环的吊带夹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手吊环的吊带夹结构,包括连接拉杆和吊环带的吊带夹、连接吊环和吊环带的吊带夹、以及在吊环带中段对其进行约束的吊带夹,所述吊带夹的夹持面边缘处采用圆滑形状的过渡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吊带夹包括杆夹、旋转夹和吊环夹。
本实用新型所述吊带夹的夹持面的边缘处由纵向圆弧面结构和横向圆弧面结构相交组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纵向圆弧面结构的圆弧半径由两侧逐渐向中间减小。
本实用新型所述纵向圆弧面结构的圆弧面与吊带夹的夹持面在曲线上相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吊带夹的夹持面边缘处设置圆滑形状的过渡结构,可减小在吊带相对于吊带夹弯曲和扭转时吊带夹对吊带的损坏作用,延长吊带的使用寿命,保证乘客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1是现有吊带夹的夹持面边缘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吊带夹的夹持面边缘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吊带夹的夹持面边缘处的主视图。
图3-2是图3-1中沿A-A的剖视图。
图3-3是图3-1中沿B-B的剖视图。
图3-4是图3-1的底视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吊带夹的夹持面边缘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2-1所示,现有的吊带夹夹持面的边缘通常都是一直角棱边。拉手吊环在使用中,由于吊环带与吊带夹之间反复的相对弯曲与扭转,吊环带在与吊带夹的边缘接触处容易损坏,并可能导致断裂,造成安全隐患。
如图1、图2-2所示,本实用新型拉手吊环的吊带夹结构,包括连接拉杆3和吊环带2的吊带夹、连接吊环和吊环带2的吊带夹、以及在吊环带中段对其进行约束的吊带夹,吊带夹的夹持面边缘处采用圆滑形状的过渡结构。其中,吊带夹包括杆夹5、旋转夹4和吊环夹1,杆夹5固定在拉杆3上,并连接吊环带2,旋转夹4对吊环带2进行约束,吊环带2通过吊环夹1与吊环连接。
如图3-1、3-2、3-3、3-4和3-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吊带夹的夹持面的边缘处由纵向圆弧面结构S1和横向圆弧面结构S2相交组成。这种结构使得吊带相对吊带夹分别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弯曲时,吊带夹对吊带的作用面积较大,作用的压强相应较小,磨损也较小。其中,横向圆弧面结构S2的圆弧半径为R,纵向圆弧面结构S1的圆弧半径由两侧的R’逐渐减小到中间的R”,纵向圆弧面结构S1的圆弧面与吊带夹的夹持面S在曲线L上相切。采用这种结构使得吊带相对吊带夹扭转时,吊带的扭转角可在更长的范围内均匀分布,吊带夹对吊带的作用面积较大,作用的压强相应较小,因此可减小在吊带相对于吊带夹弯曲和扭转时吊带夹对吊带的磨损,延长吊带的使用寿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确保乘客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昶序,未经李昶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4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雨刮器助动板
- 下一篇:电动汽车的后悬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