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抽油机用千金顶底座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0837.5 | 申请日: | 200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98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祁东华;何国伟;刘桂军;曾兆双;景天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祁东华 |
主分类号: | B66F13/00 | 分类号: | B66F13/00;B66F3/24;E21B4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吕爱萍 |
地址: | 463731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抽油机 千金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千金顶辅助设施技术领域,是一种移动抽油机用千斤顶底座。
背景技术
油井在安装或维修抽油机时,往往需要移动抽油机,以使光杆对准井口。在现有技术中,进行移动抽油机操作时,需先松开抽油机底盘上的压杠螺丝,然后将千金顶斜置于抽油机活基础上打压,依靠其举升力与抽油机自重形成的合力使抽油机移动位置。由于千金顶斜置后着力部位为千金顶底座的一个棱,易造成千金顶损坏;同时不易找到着力点,致使操作时间长、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在操作过程中易打滑,造成千金顶向后进出,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千金顶在抽油机活基础上好着力、不打滑,并能减少操作时间、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同时能保护千金顶不被损坏的移动抽油机用千斤顶底座。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底座是由上座体和下座体两部分构成,上座体插座在下座体中,二者之间通过销轴连接。
所述上座体的顶部为平面,该平面与液压千金顶底面相接触,下部为一个圆头向下的半圆体,其上设有穿销孔。
所述下座体的上部具有两个顶端面为弧状的柱体,其上均设有穿销孔,其中一个为带有与销轴配合的螺纹孔。
所述下座体下部的纵切面为梯形状,底面上设有单向防滑齿牙。
按照上述方案制成的移动抽油机用千斤顶底座,适用于游梁式抽油机的移动操作,操作使用简便可靠,在下座体不动的情况下,上座体会随着抽油机的移动而转动,因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抽油机移动操作过程中千金顶打滑及被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抽油机用千斤顶底座,是由上座体1和下座体2两部分构成,其中上座体1的顶部为与液压千金顶底面相接触的平面,下部是一个圆头向下的半圆体,其上设有与下座体2连接的穿销孔。上座体1的顶部为平面,该平面与液压千金顶底面相接触,下部为一个圆头向下的半圆体,其上设有穿销孔,下座体2下部的纵切面为梯形状,在其底面上设有单向防滑齿牙,用以防止底座承载负荷后的滑动,上座体1插座在下座体2中,二者之间通过销轴3连接,使组装后的上座体1可绕销轴3在一定范围内转动。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移动抽油机用千金顶底座放置在抽油机活基础上的合适位置,在上座体1上放置千金顶,调整千金顶上的顶杆长度,打压后依靠其举升力与抽油机自重形成的合力,使抽油机移动。千金顶本体可绕底座销轴3转动,以消除抽油机位移的影响,保证下座体2底面与抽油机活基础的咬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祁东华,未经祁东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08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热式半连续化生产金属镁、钙、锶的还原炉
- 下一篇:电梯缓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