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柴油升温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8868.7 | 申请日: | 200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660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华 |
主分类号: | F02M31/125 | 分类号: | F02M31/125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玉祥 |
地址: | 83001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柴油 升温 系统 | ||
1、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在低于0度以下仍可使用0号柴油的循环油路加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柴油升温系统。
2、背景技术:
现今在柴油车油管、油箱防蜡处理上,一般都是采用内加热,即在油管内通入电热丝,将油加热,这样做使得通电电热丝和油直接接触,通常情况下油管内不会进入空气,即使油、电直接接触也不会发生火灾等事故,但安全隐患时刻存在,威胁行车安全。同时电热丝一旦和管壁长时间接触,则会将管壁烧穿,因漏油而引发危险。
3、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可靠,加热效率高,节能、降低尾气排量的环保组合式柴油升温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组合式柴油升温系统,包括发动机、油箱、U形换热器,以及包裹在油管上的碳纤维加热丝。在油箱内设置U形换热器,U形换热器由基座、温控探头、换热管和吸油管组成。在基座上开设三孔,其中两孔内插有U形换热管,其上端伸出基座,端口处装设连接嘴;另一孔内旋有吸油管,吸油管下端伸入油箱,另端设有油嘴,油嘴依次和进油管、发动机连通。将发动机防冻液箱引出一管,即防冻液进管,其与换热管上的连接嘴连接,另一连接嘴依次与防冻液回管、防冻液箱连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热效率高,使用0号柴油油仍可在北方寒冬行车,行车成本低,节能、环保。采用油管外加热,避免柴油油与通电导线直接接触,消除了行车隐患,安全可靠。
4、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组合式柴油升温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组合式柴油升温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组合式柴油升温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是组合式柴油升温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是换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6是吸油管结构示意图。
图例:1、发动机,2、防冻液回管,3、进油管,4、吸油管,5、U形换热器,6、油箱,7、防冻液进管,8、钎焊板式换热器,9、回油管,10、电磁阀,11、油嘴,12、正极接头,13、连接嘴,14、换热管,15、密封圈,16、基座,17、负极接头,18、内管,19、碳纤维加热丝,20、外管。
5、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2、5、6所示,组合式柴油升温系统包括发动机1、油箱6、U形换热器5,以及包裹在油管上的碳纤维加热丝19。在油箱6内设置U形换热器5,U形换热器5由基座16、温控探头、换热管14和吸油管4组成。在基座16上开设三孔,其中两孔内插有U形换热管14,其上端伸出基座16,端口处装设连接嘴13;另一孔内旋有吸油管4,吸油管4下端伸入油箱6,另端设有油嘴11,油嘴11依次和进油管3、发动机1连通。在柴油车原柴油滤清器,以及油箱6和发动机1连接的进3、回油管9外壁上均包裹有碳纤维加热丝19。将发动机防冻液箱引出一管,即防冻液进管7,其与换热管14上的连接嘴13连接,另一连接嘴13依次与防冻液回管2、防冻液箱连通。在U形换热器基座16上向油箱6内还插有温控探头。
吸油管4包括内18、外管20,以及包裹在内18、外管20间的碳纤维加热丝19。外管20上端设置与其绝缘连接的正极接头12,内管18插于外管20内,外管20和内管18端口处密封连接,两者间形成密封空腔,在内管18外壁上包裹有碳纤维加热丝19,其正极与正极接头12连接,负极直接与外管20或内管18最底部连接,或直接与电瓶负极连接。内18、外管20下部插入油箱6,内管18上端装设油嘴4。
使用时,先接通碳纤维加热丝19电源,将进3、回油管9内柴油和吸油管4内、外柴油加热,随后启动发动机1,将发动机1内热柴油和防冻液与油箱6内结蜡柴油进行热交换,最后将碳纤维加热丝15电源断开,依靠柴油和防冻液进行热交换即可。通过碳纤维加热丝15以外加热的方式对各管路内结蜡柴油加热,避免柴油和加热丝直接接触,消除安全隐患。
实施例2:如图3、5、6所示,在实施例1中的防冻液进管7和防冻液回管2间连通一管,连通处装设电磁阀10。使用时若防冻液温度过高,则会造成柴油进入发动机1燃烧消耗增大,此时则控制电磁阀10的开关,调节防冻液是否与油箱6内的柴油进行热交换,使柴油达到最佳温度。其余均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华,未经李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88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器模块及显示器模块的软性印刷电路板折曲装置
- 下一篇:变色眼镜片